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談中國慈善事業的信任危機
 
茉莉
 
【人民報消息】去年,我曾給國內一家收養殘廢孤兒的家庭寄過一小筆捐款。年底一位朋友回國,我託她去拜訪這個家庭,打算等她回來,我們一起在瑞典給那個家庭爭取幫助。然而,那位朋友剛到北京,就聽到電視廣播報道,說那戶收養殘疾孤兒的家庭,因爲捐款越來越多,發生了極不愉快的糾紛。朋友很掃興,我們的援孤計劃也就因此告吹。

這似乎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越來越多的事件表明;慈善事業在中國,其神聖性被褻瀆,其公信力被質疑,善良的人們爲此傷心絕望,甚至怒不可遏。

目前鬧得沸沸揚揚的事件有:一,十多年來收養過百名孤兒,被譽爲「中國母親」的胡曼莉,遭美國一個志願機構指控爲捐款公私混淆,又被人揭發其十年來的善舉只是「假恤孤之名,作斂財之實」。二,被視爲中國慈善公益事業一面旗幟的「希望工程」,繼假信事件之後,又發現嚴重的挪用基金投資股票、房産及高風險企業的問題。

痛心之餘,人們不僅要問:爲什麼做這些公益事業的人以良善的願望開始,卻以貪瀆腐敗的可怕結果告終?不少有識之士已經提到:慈善事業的正常發展,需要公民的道德素養,更需要理智的探索,規範的管理,法律的監督。

筆者要補充的是,慈善事業不是在真空中生存,它需要一個清廉的社會環境。在一黨專制,政治權力腐敗、經濟腐敗問題叢生的貪瀆大國裏,除了有虔誠宗教信仰的人之外,要其他做慈善事業的俗人保持他們純潔的初衷,實在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這個結論,是筆者將中國慈善事業的問題與瑞典公益事業的比較後産生的。瑞典作爲一個富於人道精神的福利國家,建立了各種各樣的公私慈善機構。可以說,每一個慈善組織都有自己的問題。例如,最近有電視報道揭發:瑞典參與聯合國援助非洲的專案,有效率不高和浪費人力物力的問題。然而,把用於救助他人的捐款塞進自己的荷包,爲自己牟利,在瑞典倒是鮮有所聞。

有的中國人可能認爲,在富裕的西方,做慈善工作的人一定是比較富有,或者是因爲「高薪養廉」,所以他們不必貪瀆。其實不然,據筆者了解,大部分做慈善事業的人是一些理想主義者,有的甚至是義務、半義務工作的。筆者認識的一位元瑞典青年,他參加援助尼加拉瓜的專案,收入只是一點微薄的津貼,同居女友因此和他分手。

由於瑞典有一個良好的社會風氣,公民普遍具有人道精神與職業道德,儘管有種種問題存在,其慈善事業仍然能保持基本清廉。

人是社會的動物。如果一個社會,從官到民,能貪的無人不貪,做慈善事業的人也很難出污泥而不染。他們也是人,也會有私心膨脹的時候,最初的良知,很難長期抵禦「一切向錢看」的普遍風氣。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慈善事業的信任危機,是中國道德淪喪的危機,不從中國社會的整體改革著手,光想要淨化慈善事業是沒有用的。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3/4/1947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