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谈中国慈善事业的信任危机
 
茉莉
 
【人民报消息】去年,我曾给国内一家收养残废孤儿的家庭寄过一小笔捐款。年底一位朋友回国,我托她去拜访这个家庭,打算等她回来,我们一起在瑞典给那个家庭争取帮助。然而,那位朋友刚到北京,就听到电视广播报道,说那户收养残疾孤儿的家庭,因为捐款越来越多,发生了极不愉快的纠纷。朋友很扫兴,我们的援孤计划也就因此告吹。

这似乎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越来越多的事件表明;慈善事业在中国,其神圣性被亵渎,其公信力被质疑,善良的人们为此伤心绝望,甚至怒不可遏。

目前闹得沸沸扬扬的事件有:一,十多年来收养过百名孤儿,被誉为“中国母亲”的胡曼莉,遭美国一个志愿机构指控为捐款公私混淆,又被人揭发其十年来的善举只是“假恤孤之名,作敛财之实”。二,被视为中国慈善公益事业一面旗帜的“希望工程”,继假信事件之后,又发现严重的挪用基金投资股票、房产及高风险企业的问题。

痛心之余,人们不仅要问:为什么做这些公益事业的人以良善的愿望开始,却以贪渎腐败的可怕结果告终?不少有识之士已经提到:慈善事业的正常发展,需要公民的道德素养,更需要理智的探索,规范的管理,法律的监督。

笔者要补充的是,慈善事业不是在真空中生存,它需要一个清廉的社会环境。在一党专制,政治权力腐败、经济腐败问题丛生的贪渎大国里,除了有虔诚宗教信仰的人之外,要其他做慈善事业的俗人保持他们纯洁的初衷,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这个结论,是笔者将中国慈善事业的问题与瑞典公益事业的比较后产生的。瑞典作为一个富于人道精神的福利国家,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公私慈善机构。可以说,每一个慈善组织都有自己的问题。例如,最近有电视报道揭发:瑞典参与联合国援助非洲的专案,有效率不高和浪费人力物力的问题。然而,把用于救助他人的捐款塞进自己的荷包,为自己牟利,在瑞典倒是鲜有所闻。

有的中国人可能认为,在富裕的西方,做慈善工作的人一定是比较富有,或者是因为“高薪养廉”,所以他们不必贪渎。其实不然,据笔者了解,大部分做慈善事业的人是一些理想主义者,有的甚至是义务、半义务工作的。笔者认识的一位元瑞典青年,他参加援助尼加拉瓜的专案,收入只是一点微薄的津贴,同居女友因此和他分手。

由于瑞典有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公民普遍具有人道精神与职业道德,尽管有种种问题存在,其慈善事业仍然能保持基本清廉。

人是社会的动物。如果一个社会,从官到民,能贪的无人不贪,做慈善事业的人也很难出污泥而不染。他们也是人,也会有私心膨胀的时候,最初的良知,很难长期抵御“一切向钱看”的普遍风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慈善事业的信任危机,是中国道德沦丧的危机,不从中国社会的整体改革著手,光想要净化慈善事业是没有用的。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3/4/19471.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