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谁捏造美国西点军校挂过雷锋像?
 
【人民报消息】】“以德治国”之药方并非突发奇想,此前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议决建立"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就已敲响全民道德重建的锣鼓,殊不知这些年来却是世风日下,人心糜烂。于是想起国民政府当年的"新生活运动"。那阵的"精神文明指导"是从儒家传统中来的,无非是忠孝仁勇、礼义廉耻。由于战乱频仍,这一匡扶世风之努力毁于烽火之中。当时有一专写讽刺打油诗的诗人袁水拍嘲讽"新生活运动",有句曰:新生活,新生活,什么新生活,还是旧生活!

袁水拍终于在新中国成立后找到了他心仪的"新生活",并在各个年代的政治运动中尽情歌颂这种"新生活",一直吟唱到自己身败名裂。

如今又见"新生活",儒家的训诲是很难听见的了。曾在本朝立过牌坊的无数尊革命偶像,因斗转星移,已是"人面不知何处去",屈指算来,只剩下一个雷锋。

雷锋这位普通一兵,去世已四十年了。

60年代的全国"学雷锋运动",学得个风起云涌;70年代大家忙于革命,便忘了他,仅有个别注家考证出雷锋在日记中批判过刘少奇,这毕竟太过牵强,于是未能将他重塑为"造反先锋";80年代的"五讲四美",又想起他来,打锣打鼓的"学"了一阵,只似死水微澜;90年代,社会道德大滑坡,雷锋的灵位再度被祭出来,对许多一心求财的世俗百姓来说,那些陈谷子烂芝麻已听腻了,于是一个颇具创意的奇闻就登遍了大陆的报刊,说是美国的西点军校悬挂着雷锋像,以激励美利坚的士官生向这位中国列兵学习,克己奉公,死而后已。

连美国大兵都得学雷锋,黑发黄肤的本国同胞还能说不?

西点军校是一个向公众开放的旅游点。我不但自己去过,也陪友人去过,麦克阿瑟、巴顿将军的像倒还认得,却从未见到有什么雷锋像。有一次陪客人去西点军校,客人向戎装笔挺的接待军官发问:有否挂过雷锋的像?军官说,已有一些中国访客问过这事,他也晓得中国传媒宣传过这则消息,但他可以很确定地答复,西点军校从来不曾悬挂过雷锋的像。

其实,要学雷锋尽管自己关起门来学,何须乞灵于大洋彼岸的"凌烟阁"呢?

要说当年的雷锋,处处行善,是很教人感佩的。中国的传统文化道德,也曾熏陶出众多的大小善人,见诸史册、戏曲、话本小说。如指他是这条河床的延续,立个牌坊也无不可。不过,他被尊为"共产主义战士",当局以他的大量日记来佐证此为毛思想所哺育出来的"新人",用心可谓良苦。不幸的是,当这种主义和思想油漆剥落之时,雷锋的传世意义就大打折扣了。

更何况,当时为描画这辐"封神榜",不但《雷锋日记》经过写作班子修饰,更将雷锋"因公殉职"之细节讳莫如深。我们这些身历学雷锋运动的过来人,除了反复诵读他的日记,照葫芦画瓢地写学毛著心得之外,关于他的死因,只记得官方告诉我们的版本----雷锋因指挥行车,被一棵倒下来的大树砸死了。

没有任何资料提到另一个人,就是当时被雷峰指挥的军车驾驶员,他被轻而易举地抹掉了,仿佛从不存在。而此人在沉重的阴影里苟活了三十多年,直至1996年清明节才现世,他带着全家人在抚顺雷锋纪念馆前植下了第一棵树,"乔安山"这名字,如同无主孤魂突然重返阳界,一夕之间他便成了新闻人物。

乔安山以前是沈阳军区工程兵某部的副驾驶员,为雷锋的助手。1962年8月15日,他俩出车回来,稍事休整,雷锋便招呼战友:"咱们洗车去。"小乔坐上驾驶室,打算循规蹈矩地顺车道开去洗车场,不知为何,班长雷锋却要抄近道,迳直从营房小路穿行,为此他着手搬去横在通往洗车场小路上的铁丝网。这是图个便利?是为了节油?天晓得,总之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小乔只得听班长的。他开到铁丝网前,却有点不安,小路太窄,右边是连部营房,左边是一棵大杨树,周围还纵横拉着多条铁丝,捆着一根根木杆,平时是用来晾晒衣被的。小乔问:"班长,行不行?"雷锋搬开拦路铁丝网,就说没事了。小乔又退又进的在窄路上倒车,好象倒顺了,但总觉不妥,便停下探头问:"班长,咱们会不会撞上房子?"雷锋查看一下,又说:没事,你只管开吧!他在车左前方用手势指挥:倒__进__倒__进......小乔通过了铁丝网缺口,一挂挡就向前开去,他浑然不觉,左后轮将一根晾衣服的木杆蹭倒了,他更不会知道,铁丝巨大的拉力将木杆反弹回去,正好击在班长的太阳穴上!小乔直开到洗车场,下来一看,怎么班长远远的蜷卧在地上?他急急跑过去,只见雷锋口鼻都在喷血,小乔抱着他,瞬间就被溅上一身血浆......

雷锋被送到抚顺西区医院时已停止呼吸,经院方抢救,他气若游丝地微微吐纳,院长诊断是颅内骨折,内出血,医院里无人会做开颅手术。部队方面马上派车去沈阳接陆军总院的专家,却为时已晚。雷锋开始抽搐,院长见状即切开他的气管输氧,二十分钟后,院长宣布雷锋已告不治。乔安山捶胸顿足,痛哭不止,并守在太平间里不肯离去,直至医院职工下班,他仍不退出,只好将他和雷锋的遗体反锁在停尸间里。不过,后来排长亲自领着两个战士前来将他押走,并关在营房禁闭起来。在和平岁月里,士兵们都没见过阵仗,小乔认为自己撞死了班长,只落得个挨枪毙的下场了。谁知指导员从外面回来,闻讯便下令将他放出来。"谁让你们把他关起来的?死了一个不能死第二个!"这是典型的行伍语言。

次日,沈阳军区军事法庭和辽宁交通厅共同组成的调查组前来现场踏勘,仔细测定前后倒车的辙印,得出结论:这是意外交通事故,战士乔安山没有直接责任。

这年,小乔才21岁。班长死后约一年,全国开始了"学雷锋运动",作为反衬,乔安山已前程尽毁,他抑郁难已,并以自虐式的"工作狂"来弥补过失,一度延期服役,却终是抬不起头来,遂于1966年灰溜溜地退伍转业到五机部在东北的建筑公司。岂料到了地方,人家晓得雷锋是倒在他的车轮下,更是在背后点点戳戳,令他无地自容。文革开始,造反派山头林立,他甚至有了性命之虞!为妻儿计,他只好通过亲戚关系调往辽宁铁岭某单位当司机,并从此严守秘密,绝不泄露自己的来历,甚至不敢让年幼儿女们知道他曾是雷锋的战友。如此苟且偷安,一直熬到1991年,他心头这口枯井又被搅动了,这时当局重提学雷锋,沈阳军区奉命重新编辑出版雷锋事迹,在寻觅雷锋旧战友时查到了乔安山的下落。编写组的频频到访,令老乔无所遁形。事后,他不得不在1993年提前退休,在铁岭一居民楼隐居,他倒忘不了"雷锋精神",时刻乐意给远近邻居帮忙,日行一善,从不图报,故此人缘口碑都极好。然而,他身体甚差,生活非常困难,乔妻唯有到离家很远的市场上租了一个卖茶叶的摊位,贫贱夫妻百事哀,日子之黯淡,真是"牛衣对泣"!

1996年,《铁岭日报》发掘出这位"本地闻人",呼拉拉又炒热了。至为荒诞的是,当年旁人背后戳脊梁,不外是指他害死了雷锋;今日人心之粗鄙恶俗,竟至于不断有泼皮无赖到乔家老妻的摊上白拿茶叶不给钱,撂下一句风凉话:"你们家是雷锋战友,就应该带头学雷锋!"至于原先很感谢老乔乐于助人的一些邻居,又觉得:"原来他有这档子事!"有麻烦不找老乔白不找,他就该奉献奉献的。

世态如此,真是对"雷锋"二字的莫大讽刺。乔安山终是不堪其扰,决意走出阴影,便于清明节买了棵柏树,借了一辆汽车,带领全家直奔抚顺雷锋纪念馆,种下树苗后,他老泪纵横地向儿女们首次讲述了他与雷锋的悠远旧事......

他家的茶叶摊还开得下去吗?社会道德糜烂至此,正是不学雷锋不行了;学雷锋,也不行了。无论怎样,雷锋总算是某种立身处世的尺度,连它都风化剥蚀了,大伙儿还学什么呢?什么都甭学了,摸着石头过河,逮住耗子就是好猫......但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于是这年头就剩下一个包治百病的独步单方__爱国和说不。不过,我硬是参悟不透,它究竟和“以德治国”有什么关系?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2/15/19090.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