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現代水滸傳:中共恐懼海牙國際法庭
 
英國《泰晤士報》前東亞編輯 梅兆贊
 
【人民報消息】北京若贊同米洛舍維奇在海牙國際法庭受審,會令人大感震驚。如果北京保持緘默,則只能算是出人意表。但北京的一貫作風並未改變:它渴望加入國際社會,卻不願意成爲其中一員。

因此,中國支持那些既好戰又反美的國家及統治者,不管是伊拉克、利亞、北韓、伊朗、利比亞、發動科索沃戰爭的貝爾格萊德,或是在大選落敗的米洛舍維奇。

《解放軍報》最近這樣說:現在美國、英國及其他西方國家聲稱,他們審訊米洛舍維奇是爲了「捍國際公義」,其實背後目的是要取得世界輿論支持,以及在外交上佔先手。南斯拉夫軍民奮勇抵抗北約,迫使後者極力主張逮捕米洛舍維奇這心腹大患。逮捕及審訊米洛舍維奇,用意是警告其他不合作的國家領袖:反抗只是徒勞。

這番話很有趣。如果西方此舉是作惡,它當然不會「取得世界輿論支持以及在外交上佔先手」。事實剛好相反。

正如許多崇尚民主的塞爾維亞人所說,米洛舍維奇應爲自己在科索沃的所作所爲,接受貝爾格萊德審訊;亦有理由進一步說,在最後關頭,貝爾格萊德迫於同意在海牙舉行審訊,因爲它需要西方的經濟援助。

米洛舍維奇是樣板

但那不是中國的講法。事實上,米洛舍維奇被選民推翻,北京並不置評。它只講過塞爾維亞奮勇作戰,以及照例把事情歪曲,說那是對抗北約的戰爭。美國戰機愚蠢地以爲北京駐貝爾格萊德大使館是其他目標,鹵莽地作出轟炸,以致闖下亂子。一名美國高官向中國透露幾宗祕密,藉以解說箇中原由,但北京仍堅稱那是蓄意襲擊。

這項指控很是奇怪,因爲那時克林頓總統正全力向中國示好。米洛舍維奇受審,北京又爲何要加以抨擊?

答案並不難找:雖然我相信北約對種族清洗有所誇大,正如它沒有全盤承認自己襲擊電視臺、火車及公共汽車那些平民目標,但塞爾維亞軍隊的主要目標,始終是科索沃的穆斯林。他們在米洛舍維奇眼中是「分離分子」,一如北京對西藏人及新疆穆斯林的看法。事實上,很多塞爾維亞人曾經支持這種行爲,現在他們便需要痛苦地正視,塞爾維亞軍怎樣對待科索沃的民衆。

中共暗地恐懼北約支持中國的少數民族,甚至更可怕地把中國領導人引渡至海牙受審。

害怕各地民衆選舉

政治局不要發愁了!你們永不會爲西藏、新疆、六四天安門、或其餘三百八十個在八九年遭受鎮壓的城市,受到這種制裁。

我怎麼知道?因爲普京總統也知道,而且每次有西方的國家元首誠懇地跟他握手,他就更加清楚。

在普京總統的監督下,車臣發生了驚人的暴行,連北京也從未試圖這樣兇殘及猖獗,俄國高級將領亦開始對此加以譴責。車臣首都格羅茲尼及很多村鎮已成爲廢墟。車臣人被殺、變成傷殘、遭虐待及失蹤的數目,多至無法估計。

關於米洛舍維奇,北京還有另一項恐懼。西方觀察人員證實,令米洛舍維奇不能連任的選舉並無作弊。雖然不少塞爾維亞人惱火北約轟炸他們的國家,他們亦不投票支持米洛舍維奇。

北京痛恨那些可能會令中國民心思變的外地選舉。所以臺灣兩次舉行大選,北京都以導彈及軍演作爲威嚇,臺灣選民則把統治該島達五十年的國民黨變成在野黨。

中國刑事審訊的基本原則是先判決,再審訊。米洛舍維奇被指涉及多次屠殺,若證據不足把他入罪,北京又會講甚麼?官方媒體會這樣說:這種判決,揭破西方帝國主義是何等狡猾。

http://appledaily.atnext.com/adotpl/ado_article.cfm?main_section_id=15337&showdate=20010810&
article_id=496001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8/10/14985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