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人們不會忘記!
 
【人民報消息】人們不會忘記:

1.98年下半年,以喬石同志爲首的部分全國人大離退休老幹部,根據大量羣衆來信反映公安非法對待法輪功煉功羣衆的問題,對法輪功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詳細調查、研究,得出「法輪功於國於民有百利而無一害」的結論,並於年底向江澤民爲首的政治局提交了調查報告,由於報告中提到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古訓,令江大爲不悅,當即批示(大意):寫得玄玄乎乎,我看不懂,並把報告往羅幹那兒一推。從骨子裏想利用法輪功事件撈取政治資本的羅幹,自然心領神會,以法輪功「有國內外政治背景」爲由,與連襟何祚庥一起策劃了「天津事件」、「中南海事件」……

2.中南海事件當天,當「兩辦」負責人及羅乾等向江澤民彙報法輪功學員上訪經過的情況時,江氏迫不及待地揮舞雙手,大叫「滅掉,滅掉,堅決滅掉!」這種赤裸裸的暴君形象,令在場人員包括羅幹都感到吃驚。

3.「4.25」中南海事件中,朱鎔基總理以他的胸懷和誠意使事情得已圓滿解決,眼見朱鎔基總理即將得到的世界讚譽、萬古流芳,江澤民妒火中燒,毒從心中起,惡向膽邊生!在討論「中南海事件」的第一次常委會上,老朱剛說了一句:「讓他們煉吧」,江氏就惡狠狠地指着他叫:「糊塗!糊塗!糊塗!亡黨亡國啊!」曾受「右派」之冤的朱總理似乎明白了什麼,從此不再對法輪功的事說一個字,散會時,與在場的工作人員一一握手、道別。

4.由於在政治局常委中得不到全力支持,江澤民向全體政治局委員寫信,並多次以個人名義作「批示」,把法輪功問題定性於「與黨爭奪羣衆」、「亡黨亡國」的高度;並在「兩辦」代表黨和政府向全世界莊嚴承諾「煉功自由」、「從來沒取締氣功」的同時,在全黨傳達江的批示、講話和「共產黨員、共青團員不準煉法輪功」的通知,令衆人同時或在相近時間傳達互相矛盾的「文件」、「通知」,令他們在這個世界面前出醜、難堪……

5.「7.20」大鎮壓後,出乎江澤民的意料:法輪功學員生死都不怕,天天上訪;全世界正義與民主的國家都譴責中國踐踏人權,非法鎮壓;爲此,江澤民竟然在10月份赤膊上陣,公開暴露國家最高機密,「黨大於法」,「人治代法治」,由你這位中共總書記凌駕於法律之上、在全國人大之前就給法輪功定了「邪教」,又一次在全世界面前醜化了中華文明的形象……

6.儘管江澤民和始作俑者羅幹費盡心機,幕後臺前一手操勞,鎮壓卻越來越不得人心,越來越艱難。令江惱火的是,除山東、遼寧等少數省外,許多省市對鎮壓不感興趣,對鎮壓的指令陽奉陰違。在江澤民和羅乾的高壓下,廣東第一批被勞教的學員中竟有胡錦濤的大學同班同學!知情者說:你這是一石二鳥,既給廣東省鎮壓法輪功開了先例(胡錦濤的同學都判了,誰還不能判?),又給胡錦濤套上了「出賣同學」、「不仁不義」的恥辱牌。

7.江澤民想推卸責任的又一表演是對日本首相說你在4.25前「完全不知法輪功是什麼」,可竟在另一場對香港等境外媒體說起你的一位做高級會計師的同學「生病都不吃藥了」(中央機關很多人都知道他在99年4月25日前曾幾次給江寫信談法輪功)。

8。江澤民給「610」打法輪功辦公室下密令都不敢簽名,執行者知道這比政治局的紅頭文件還重要,要立即執行:對法輪功學員「打死白死算自殺」,「經濟上搞垮、名譽上搞臭、肉體上消滅」,在這種密令下,打手羅幹指揮着大大小小的失去人性的惡警幹着魔鬼的勾當,把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好人扒光衣服送進男牢房去輪姦,只有獸類才能幹出這種喪盡天良的事!

「惡有惡報」,全世界的人們即將看到江澤民所受到的刑罰!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4/14/13063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