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中国两院院士角逐内幕
【人民报消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简称“两院院士”)是中国国家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学术称号,具有崇高荣誉和权威性,代表中国科技队伍的水平和声誉,是科学家的终身荣誉。当选院士不仅风光一时,更可申请科研资金、参与项目开发、国际交流、到中南海办讲座、甚至命名小行星等,可谓名利伴终身。

为当选不惜卖广告

角逐两院院士成了内地拔尖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最大的愿望,但非同凡响的待遇注定了其竞争也非同一般地激烈,而且带有明显市场经济的特点。据悉,今年够资格的两院院士候选人超过一千人,但增选名额只有一百多,入围比例达到八点五六比一,为历史最高。

据明报报道,今次增选进入“公示阶段”时,就有不少科学家在媒体上卖广告,争相露脸以提高知名度。内地某报承认,来自科学家的宣传费成为那一时期广告收入新的增长点,这些“广告”文章多以访谈或个人成果汇报形式出现,背后多得到科学家所在单位的支持,因为“院士”可为单位增光,日后单位申请科研经费和项目也顺利。

行贿曝光取消资格

两年前的院士增选时,就有候选人四处赠送纪念品,变相“行贿”,至于写信、登门拜访、送鲜花水果的事则更多。某候选人成功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但因“行贿”曝光,被取消当选资格。

中科院人士承认,中国科学界不是净土,社会上不正之风必然会对其产生影响,不良及腐败行为时有发生,严重污染了科学环境。

学术上的滥芋充数和道德沦丧,使中国的科技竞争力大受影响。一九九九年瑞士洛桑《国际竞争力报告》,中国科技竞争力排名从上年度第十三位大幅下降至二十五位,去年排名再次下滑至第二十八位。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何祚庥的最新学术成果:“量子力学的运动规律符合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精神” 2001/7/10 (15,145次)
新华社马屁拍成大笑话:江泽民总书记提出因特网的“三不”理论 2001/2/12 (14,413次)
中国司法败类贪婪淫乱暴虐弄权录 2001/1/19 (16,356次)
英报评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 物欲横流 道德沦丧 2001/1/5 (14,191次)
吸毒暴毙公厕 针头还在胳膊上 2001/1/4 (16,280次)
江泽民的尴尬 2000/12/31 (32,102次)
江泽民左右“披荆斩棘” 江绵恒政商“大展鸿图” 2000/12/8 (21,444次)
道德沦丧的今天, 她不知自己是“二奶” 2000/11/29 (13,248次)
看看江泽民的儿子是如何沾他老子光的(2) 2000/11/19 (19,446次)
小笑话:江泽民的答案 2001/11/11 (17,845次)
小笑话:张爱萍教训江泽民 (图) 2001/5/20 (39,190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