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謊言是怎樣迷人的?——從《祖國進行曲》談起
 
何光滬
 
【人民報消息】我最看重的品質是真誠,因此十分厭惡謊言。然而我自己也奇怪:對於某些謊言,我竟迷戀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

我這裏說的是某些前蘇聯歌曲。舉例來說,曾經令千百萬人入迷的《祖國進行曲》,詞曲作者均稱大師。它曾被「莫斯科廣播電臺」作爲對外廣播的「呼號」,又曾被譽爲蘇聯的「第二國歌」,地位相當於我們的《祖國頌》。它那激動人心的歌詞宣稱:「打從莫斯科走到遙遠的邊地,打從南俄走到北冰洋,人們可以自由走來走去,就是自己祖國的主人;各處生活都很寬廣自由,象那伏爾加直瀉奔流……」等等。從開頭到結尾重複多達八遍的迭句,更是全曲最強烈的宣言──「我們沒有見過別的國家,可以這樣自由呼吸」!

然而,正是在這首歌曲創作並獲得「斯大林獎金」的前後,在蘇聯開始了慘絕人寰的「大清洗」。千百萬無辜者被投進了遍佈全國的勞改營甚至被「從肉體上消滅」,遑論「可以自由走來走去」?那時所有的蘇共高幹都無法擔保今天是斯大林的座上賓,明天是否就變成階下囚以至冤死鬼,遑論人民「就是祖國的主人」?甚至早在「大清洗」之前,在從「肅反」到「集體化」的運動中,俄羅斯和蘇聯其他各地的生活,都已經被強行納入同一條軌道,從農民到知識分子都已經噤若寒蟬、人人自危,遑論「寬廣自由」、「直瀉奔流」?任何人只要看到這些冰冷冷、血淋淋的事實,能不痛感這些歌詞確是彌天大謊?

奇怪的是,我一面爲真實的蘇聯歷史(《古拉格羣島》是其代表)而寒徹肺腑,一面竟還爲這首歌曲而熱血沸騰。我不得不自忖:謊言是怎樣迷人的?我想,首先是因爲那曲調確實雄壯而又感人──這一點在警示我們:傑出的藝術形式,完全可能被用來裝扮謊言,這在中國的「文化大革命」中已再次證實。其次是因爲歌詞表達了美好的理想──也許那理想離現實越遠,反而會越發動人。這兩條原因似乎不難想通,也無須多說。下面我想說說新近想到,也令人感慨又專同中國人有關的第三條原因。

1940年以後到1960年以前出生的中國人,至少在青少年時期受到的「外國音樂」的感染,幾乎全部來自「蘇俄歌曲」。這是因爲從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中國在政治上外交上的「一邊倒」政策貫徹到宣傳和文藝方面,就是除了一些早已流傳的古典名著之外,只允許「社會主義國家」和少數「亞非拉」的音樂流行。於是,被稱爲「社會主義老大哥」的蘇聯,其音樂作品在中國的「外國音樂」中也成了「老大」,其中最易流傳的「羣衆歌曲」,即使在音樂素養不高的民衆中,也由於經常聽反覆唱而耳熟能詳,構成了中國人音樂生活甚至精神生活的很大一部分。於是,在我這一代歌曲愛好者的血液中,就會揮之不去地跳動着從列別捷夫-庫馬奇到多爾馬托夫斯基的歌詞,就會永不消逝地流淌着從索洛維約夫-謝多伊到杜那耶夫斯基的音符,即使在知道了《滔滔的德聶伯河》之深沉已被改成了騙人的宣傳之後,即使在知道了肖斯塔科維奇的天才曾被查禁和塵封之後,也依然不減這種癡迷!

一代人的精神生活,竟可以被少數人所控制,億萬人的精神狀態,竟可以被某種人造環境所養成,這難道不令人感嘆,難道不值得反思嗎?

正如中國共產黨不等於古老的中華民族一樣,蘇聯不等於古老的俄羅斯民族。真正打動人心的不是斯大林獎金獲獎作品,而是《伏爾加縴夫》的號子,是《紡織姑娘》的歌聲,是《貝加爾湖草原》上被流放者的沉重足音……那是古老而頑強的俄羅斯民族靈魂之聲。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10/4/1624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