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華龍與北極熊
 
許夫
 
【人民報訊】近來,《大紀元》發表了一系列有關江澤民出賣中華的《中俄邊界新約》的文章,這使我想起了在五六十年代毛澤東和周恩來在與蘇聯的交往中是如何保護中國主權的。史如鏡,願我們能從過去的事件中得到啓發。

1949年底,毛澤東首次出訪蘇聯,這也是他第一次會見斯大林。經過艱難的談判,雙方於1950年2月14日簽署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及其它協議。根據條約規定:蘇聯正式加入與北京的同盟,如果中國受到攻擊,蘇聯將給予軍事援助,但中國必須提供費用。協議在雙方共同監管一直與蘇聯相連的中國東北的鐵路和口岸並授予蘇聯人在中國東北聯合開發礦產的權利的條件下確認了曾經是中國一部分的蒙古的獨立地位。作爲回報,蘇聯延長了一個向中國的3億美元的五年貸款,雖然其數額底於戰後奧地利根據華沙計劃從美國接受的貸款。這些恥辱性的條件,導致了在以後的多年中,毛澤東和周恩來艱難地在對蘇交往中保護中國的主權。

1958年4月,蘇聯提出在中國建立聯合遠程廣播電臺爲太平洋中的潛水艇導航,並願意提供大部分費用。中國的回答是:中國將自己承擔建立該電臺中心的費用,建成投入運行後,將由中國控制,允許蘇聯使用。毛澤東強調他不需要「軍事夥伴」,因爲這涉及國家主權的問題。

同時,蘇聯提出針對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建立聯合潛水艇艦隊。毛澤東對此感到憤怒,他對當時在北京的蘇聯大使說:「絕對不可能!你們在向中國沿海擴張你們的沙俄主義。」

1958年7月31日,赫魯曉夫祕密訪問中國,試圖勸說毛澤東達成協議。毛澤東在中南海游泳池邊只穿着游泳褲接待了這位蘇聯領導人。當毛澤東打手勢示意赫魯曉夫穿上泳褲一同游泳時,這位蘇聯領導人欣然順從,全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侮辱。表面上,兩人親切友好,但會談並不成功。最後,毛澤東訓斥赫魯曉夫,說到:「英國,日本和其他許多國家曾經在中國的領土上呆了許多許多年,我們已經把他們趕走了。現在我們決不允許任何人爲了他的私利使用中國領土。」

那時,毛澤東對蘇聯的越來越多憤議都可以歸結爲一條:他們的真正目的是控制中國。毛澤東指責赫魯曉夫試圖把中國當作其加強與美國關係的一步棋,因爲蘇聯曾要求中國保證不攻擊臺灣。

1958年8月23日,毛澤東對赫魯曉夫的回答變爲公開。中國開始了對福建省仍然被臺灣佔居的Quemoy島的大規模轟炸。這是毛澤東向赫魯曉夫緩解美蘇緊張關係的賭博提出的挑戰,並表明了中國在中美蘇三角關係中的重要性。對Quemoy島的炮轟也是爲了看一看美國究竟能怎樣。炮轟了幾個星期後,10月6日在毛澤東的指示下,中國宣佈停火一週,10月13日,停火被延長兩個星期。而當美國軍艦開入臺灣海峽時,毛澤東命令恢復轟炸。10月25日,中國宣佈了一項新政策:如果美國軍艦離開,中國將在偶數日子停炮,而在奇數日子轟炸Quemoy島和另外一個叫Matsu的小島。對毛澤東來說,轟炸Quemoy島和Matsu島純粹是爲了表示,用他自己的話說:「要讓赫魯曉夫和艾森豪威爾跳舞,讓他們團團轉。」 毛澤東要向赫魯曉夫和艾森豪威爾證明他不可能被控制。

根據一項1957年10月的協議書,蘇聯必須向中國提供原子彈樣品及必要的技術資料。但是,蘇聯故意拖延交付。1959年9月30日,赫魯曉夫在與艾森豪威爾的戴維營 談判後立即到北京。當記者問他帶了什麼到中國時,赫魯曉夫拍着衣服口袋說:「左邊是友誼,右邊也是友誼。」但是,當回顧在天安門城樓的國慶閱兵時,他冷淡地對毛澤東說:「蘇聯不能向中國提供核技術。」

這使毛澤東決定依靠自己的力量發展中國的核武器。1963年中國政府發言人在一項申明中提到:「蘇聯領導宣稱中國人窮得穿不起褲子,又有什麼權利造核武器呢?但是,不管情況如何,就算中國人在一百年內造不出一顆原子彈,也決不向蘇聯權勢低頭。」而實際上,中國只用了幾年時間。1964年10月16日,中國就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可笑的是,當天,赫魯曉夫在他自己的政治局導演的政變中下臺。

1960年6月,赫魯曉夫利用華沙國際共產黨會議發動對中國共產黨的突然攻擊。7月16日,蘇聯單方面決定撤回在中國的專家。7月和8月,又挑起了蘇聯曾經感興趣的中國新疆的少數民族的衝突。這一事件標誌着中蘇領土爭端的開始,這一爭端包括了保留中亞近一百萬平方公里原屬中國的領土的擁有權,以及依強加於中國皇帝的1858年,1860年和1881年不平等條約而被沙皇武力侵佔的西伯利亞沿海各省的擁有權。

從1960年7月25日至9月1日,1390名蘇聯專家離開中國。同時,蘇聯單方面宣佈與中國的13份協議書,257項合作科技工程和343項合同書無效。8月23日前,所有233位在中國核工業各個部門的蘇聯專家離開中國,並帶走了所有重要藍圖和技術數據。

這一撤離迫使中國停止了許多正在進行的重大項目。1960年9月,中國共產黨總書記鄧小告訴蘇聯:「中國共產黨將來決不會接受兩黨或兩國間的父子關係。。。中國人民將承受這一損失,並用他們自己的雙手建立家園。」

1961年10月,周恩來率代表團參加蘇共二十二大。第一天,爲迴避和赫魯曉夫握手,周恩來提前離開了座位。當蘇聯領導攻擊中國同盟阿爾巴尼亞時,周恩來作了猛烈的回應。第二天早上,周恩來到莫斯科紅場在列寧墓和斯大林墓上擺放了花圈,列寧和斯大林曾在公共場合斥責赫魯曉夫並貶低他的前任者。周恩來在會議結束前以中國的經濟壓力爲由突然離開莫斯科。

蘇聯對中國的威脅在1969到1971年達到高峰,當時幾百人死於邊界衝突,而莫斯科故意用核戰爭恐嚇北京。1969年3月2日,在中蘇邊界北端冰凍的烏蘇裏河小小的珍寶島上,中蘇戰爭爆發。在珍寶島危機中,蘇聯總理柯西金企圖通過熱線電話和周恩來交談,而這卻是徒勞,中國的電話接線員把他當作「修正主義者」而拒絕爲他接通電話。

那是中國的一段恐怖時期。領導們見到了最糟糕的一幕:蘇軍長驅直入黃河北岸,美軍(據推測從臺灣或印度支那)到達長江南岸,日本入侵併佔領中國東部沿海城市,而印度則參加到入侵西藏的侵略軍中。

中國領導人對蘇聯入侵的擔心最終被證實。1969年4月,蘇聯調遣在東歐的部隊到東亞。蘇聯駐紮在中國邊境的軍隊從1967年的15個師,1969年的21個師,一直增加到1970年的30個師,並在受蘇聯控制的蒙古貯存了戰術性核武器,當時莫斯科的官員們顯然考慮了首先發動攻擊以阻止在新疆的中國早期核工業設立工程。到1972年,蘇聯有44個師的軍隊在中國4300公里長的邊界上注視着,而僅有33個師在東歐,而四分之一的蘇聯空軍也從西部調到東部。

1969年秋,世界共產黨領袖們聚集在河內參加越南總統胡志明的葬禮,蘇聯總理柯西金故意在中國總理周恩來到達前離開,最終二人一齊回到北京。但周恩來不允許柯西金進入北京城,故柯西金不得不同意在機場會議廳會談四小時。談話中,周恩來堅持要求蘇聯承認19世紀的中俄不平等條約是不公正的,但他許諾中國將不對蘇聯依該條約從中國奪取的領土作任何要求。該條約將作爲在原有邊界線上重新設定兩國邊界的基礎。

1989年5月,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來到北京。在和鄧小平的會面中,鄧小平邊用手指敲着頭邊說:「中蘇關係的主要問題是不平等,而意識形態上的爭論只是空談。」

今天的世界遠遠不同於五六十年代,自然人們要重新用不同的角度重新評價歷史事件。當中國面臨新世紀時,回顧過去並從中吸取經驗讓我們不禁深思。(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1/8/936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