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國神祕的「長城工程」內幕
 
【人民報訊】目前大陸對臺威懾的主要「祕密武器」,不是海外各界胡猜的四十軍、四十二軍甚至遠在保定的三十八軍的大規模軍事集結,那樣的集結必須大規模地面運輸,目標大而無用,也不附合高科技戰爭需要。目前利用的主要戰略威懾是:從八十年代末才開始全面實施的「長城工程」。

按照總參謀部的規劃,解放軍在東南沿海、沿疆和全國三十五座重要大城市附近的山區、丘陵、沙漠地帶,以二炮(戰略導彈部隊)爲主體,部署一系列隱祕的國防工程。此一工程耗資巨大、規模空前,主要施工部隊是從八五年「百萬大裁軍」,從陸軍「集體轉業」的工程兵和鐵道兵工程隊。

「長城工程」的現狀

爲對付臺灣,大量戰略、戰術導彈、核彈、防空、反艦導彈、防核、防化武器、設備及戰備物資均已優先部署到福建、廣東、江西、浙江等沿海、沿疆的各個大山區和各大城市附近,以及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廈門及南京等市的郊區。在廣西、雲南、四川、西藏山區則部署大量中遠程陸擊導彈、防空導彈,以對付印度、南沙沿岸諸國、越南等,在西部北部和東北沿疆也部署各種瞄準南亞、中亞各國大城市的陸擊導彈。

這些地下戰備工程全部進行全面綠化、僞裝,正如九五年十二月份《人民日報》報導,這些戰略導彈部署時,都做到「天上看不見,地下尋不着」,九五年底中共《解放軍報》宣稱:長城工程已「初具規模」。粗略估計「長城工程」部署的各類戰略戰術導彈(包括核武器),至少也在數萬枚以上。

「長城工程」的性質

九二年後解放軍戰略戰術發生質變,導彈部隊已由原來的「積極防禦(打擊敵人軍事進攻,保護我方戰略目標)」理論進一步演化成:支援戰爭的攻擊行動,打擊敵人縱深「可能形成」的戰鬥力,阻斷敵軍內部後續部隊和戰略支援。甚至進一步演化爲「主動防禦理論」:在敵人開始軍事集結、準備進攻之前首先發動攻擊,摧毀可能形成的軍事目標和戰爭力量。

長城工程不僅向對方的「一線、二線、三線」實施戰略打擊,其中包括核戰的「二次、三次覈報復」。由此看來長城工程絕不是純防禦性的,它一方面是毛澤東六十年代搞的「二線、三線戰備工程」現代化翻版,另方面是隱祕的戰略攻擊基地。特別是最新開發的巡航導彈,主要戰略思想就是在戰前,首先對敵人最要害的戰略目標,做外科手術式的重點打擊。

「長城工程」的發展

九五年十月中共國防部長遲浩田主持召開「國防交通會議」,聲稱:「今後城市交通%%$運輸建設要與國防功能相結合,爲國防服務」。其實這一方面是解放軍劃分「七大戰區(統統轄區內陸、海、空各軍種和公安、民警、民用各武力)」,是毛澤東「人民戰爭」和西方「總體戰理論」的繼續,另一方面也帶動了「長城工程」的發展。


軍委和總參規劃把「長城工程」、「人防工程」等等用鐵道與城市的地下鐵連接,而戰時只要打開地鐵暗門,長城工程就與全國機場、鐵道網連成一個整體,形成一箇中國新的萬里長城。

轉自《華岳論壇》
(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1/4/914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