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21世紀會是中國崛起的世紀嗎?
 
鄭義
 
【人民報訊】近年來,我潛心研究中國生態環境,結論極其悲觀。僅從人口、資源與生態環境角度看,21世紀絕不會是「中國崛起的世紀」,而可能是中國生存基礎大崩潰的世紀。這是一本大書的內容,無法細談。這裏僅就《中俄邊界新約》談有效生存空間。

  對於一個人地比例極小的國家,生態環境問題實際上就是一個有效生存空間問題。

  百多年前,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學和歷史學教授弗·沃爾克最早提出了人口重心及其移動的理論。前些年,中國學者李儀俊、張善餘等對中國的情況作了研究,發現中國的人口重心點一直以年均0.43公里的速度向東南作直線運動,經過了長達一千四百年的漫長跋涉,從黃河中游轉移到長江下游附近。從生態環境學角度的解釋是:由於人口增加、過度開發和環境惡化等因素交相作用,中國人口與文明的重心逐步向生存環境較好的東南部轉移。其後,由於東南部開發基本完成、明朝遷都北京、清末以來開發新疆、中共定都北京及後來的「三線建設」等國家干預因素,中國人口重心又向西北方向作幅度微小回彈,但漢文明逃離發祥之地的格局已無法挽回。這一困境,也體現在地理學上著名的「愛輝~騰衝線」上:從黑龍江省的愛輝到雲南省的騰衝劃一條東北~西南走向的直線,把中國分爲兩半:西北面積爲全國64%,人口僅佔5.6%;東南面積爲36%,人口卻佔94.4%;文明重心傾斜於東南已無可置疑。近半世紀來,中國人口重心點始終在東南靠海的一個百餘平方公里的狹小地域內徘徊。——背後是太平洋,已退無可退了!

  該算算我們的生存空間了。大賬如下:

  原始荒漠及徹底荒漠化的國土(冰川、石山、高寒荒漠、沙漠、戈壁等),面積約爲300多萬平方公里,約佔國土總面積的1/3(33%);

  嚴重水土流失、正在走向荒漠化定級階段的國土,面積約爲360萬平方公里,約佔國土總面積的1/3強(38%);

  生存條件較好的國土,面積約爲300萬平方公里,約佔國土總面積的1/3弱(29%);

  ——我們中國的好地方已縮小到小於1/3了。

  近半個世紀來,因荒漠化及嚴重水土流失(各翻了約一番半),我們等於丟失了大約350萬平方公里;再加上人口翻了一番多,算下來,我們的人均有效生存空間已被壓縮爲中共建政之初的1/4。

  ——簡言之,生存空間已成吾人生死存亡之所繫。

  中華民族已退到沿海一弧、沿(長)江一線。背後已是大海。說白了,中國人現在要做的,並非自我麻醉的強國夢,而是拯救危亡的背水一戰。人口還在繼續增加,土地還在繼續減少,環境還在繼續破壞,而離突破國土承載力極限15~16億人口,時間只有十幾二十年。

  從生態環境惡化之勢頭看,從資源與環境容量存底看,做任何事情都可能來不及了。

  我常站在書房牆上大幅中國掛圖前想:有朝一日,中俄尼布楚條約後被沙俄侵佔的土地能還回來就好了。看看地圖吧:西邊不能去,是高原;西北是荒漠;正北是草原和沙漠;東南是大海;唯一可去之處只有東北——越過黑龍江,那片原來屬我們祖先的肥沃土地和原始森林。

  摘自<<強國論壇>>

(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1/3/9125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