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美「戰略夥伴關係」存巨大障礙 江澤民似乎還在打盹兒
 
【人民報訊】北京已經對美國發出探測器,中國希望恢復江澤民和美國前總統克林頓1997-1998年提出的目標--兩國建立「建設性的戰略夥伴關係」。

南華早報前中國版編輯、CNN中國問題分析家林和立發表的文章說,儘管布什總統在建立反導彈系統等防務問題上採取強硬態度,中國仍然表示上述看法。此外,美國國務卿鮑威爾還批評北京的人權紀律,尤其是對待法輪功弟子的做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朱邦造說,「儘管中美有分歧,雙方共同利益在於發展健康、穩定和合作關係。」

外交專家和北京的智囊人物說,江澤民政府謹慎地希望在布什第一任總統期間,雙方能夠恢復「建設性的戰略夥伴關係」。

北京的中國消息來源說,江澤民把擴大同布什政府的關係作爲中國今年最優先外交政策目標。消息來源引述江澤民在內部會議上說,「如果同美國關係存在重大問題,我們的外交政策就不能叫做成功。」

江急於同美國領導人恢復個人友誼。替代李肇星的是外交部副部長楊潔篪同布什家族關係密切。

前總統布什在七十年代中期擔任美國駐北京聯絡處主任期間,楊就同布什成爲朋友。

江打算今年十月在上海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上同布什會面。作爲妥協的姿態之一,北京無論是政府聲明還是政府控制的媒體評論都在臺灣問題上採取低調、非好戰性的言辭。

例如,中國官員暗示,只要臺灣承認一箇中國原則並回到談判桌上,任何模式的統一都可以談。

西方外交官說,這些緩和的言辭顯示北京擔心布什政府將在防務和臺灣等問題上採取強硬姿態。

中美關係面臨的第一次考驗是在今年4月美國決定要對臺灣出售何種武器的時候。

即將於2003年離任的國家主席江澤民把「大國外交」作爲他的重要遺產。但由於美國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大國外交」幾乎從所有中國媒體上都消失了。但最近幾個月,「大國外交」又出現在內部討論中。

不過,從美國總統布什去年競選中的言論,以及美國政府近期對中國外交方面的言論分析,人權問題是中美恢復建立「建設性的戰略夥伴關係」的巨大障礙。然而,江澤民似乎到現在還未完全清醒的認識到這一點。(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1/27/10623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