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死亡有配額:反腐敗令中共高幹心寒
 
張三一言
 
【人民報訊】北京已經盛傳給副部級以上的幹部下達的死亡配額是5人,結果10判就殺掉14人。可見,這個傳說是低估了。殺一批人符合中共政治運動的一貫操作程式和習慣。

中共這種拿自己同僚開刀的做法令中共高幹羣心寒。之所以心寒,是因爲他們心知肚明:自己或他們的同僚之所以獲罪,導因固是犯法,但他們受到從嚴處理,甚至丟腦袋,主要並非是因爲犯法,而是黨的需要。

如果不是因爲黨的需要完成政治任務,倒霉地案發在反腐運動高潮中,就可以不會從嚴而超脫法律的懲處;如果不是因黨的需要中央下達死亡配額,成克傑就有可能和陳希同相對照而免於做冤鬼。如果死亡配額真是5人而非現在的14人,排第六號及以後的候死貪官就可倖免。爲什麼第6號至14號候死者的生死線要由當權者主觀任意劃定?

想當年爲完成鄧小平受毛澤東命而下達的劃5%右派額的任務去冤屈好人,這些候高官兒大可以用欣賞的心情去觀看這些右派的悲哀慘劇;現在輪到自己就輕鬆不來了,有的是心寒。這裏我們可以看到一條規律:當你容忍專制者侵犯別人的人權時,很可能下一個受害者就是你。現在力主侵犯人權的胡長清、成克傑之流,也不得不步劉少奇後塵被人剝奪了自己的人權。到了這個時候,後悔已無補於事。不過最可悲的是,這些到丟了腦袋、或將要掉腦袋的人、或看到這些情況的人,完全沒有意識到:這是侵犯人權的嚴重後果。

雖則這些專制高官沒有意識到侵犯人權的覺悟,但他們卻清楚地看到,加在他們身上的「從嚴」之罪,令他們不見了腦袋的因由是因爲要滿足黨的需要。這是令中共自己內部高官心寒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那些「或職務特別高、或受賄特別大、或罪行特別嚴重、或情節也特別惡劣、或對社會的危害特別大」的人,只因爲他們自己或他的保護人大權在握,不但誰也奈何不了他們,相反,他們卻可以堂而皇之擺出一副義正辭嚴、公正無私之貌反腐倡廉,而嚴懲他們的同僚。遠華案不出省、不準揭省主要領導人和中央涉案人員,不準涉及政治,陳希同可保外就要,成克傑要砍腦袋……因爲他們是陣營中人,箇中因由他們非常清楚。

可憐這些人,不會覺悟到這是一黨專政的惡果,也不會覺悟到這是制度問題。這個制度既製造了包括他們在內的所有大大小小的腐敗的貪官污吏,也懲治他們,更保護了另一批同樣是由他們製造出來的腐敗的貪官污吏!他們後悔的不是加入了這個腐敗的黨,而是後悔站錯隊,沒有和掌最高權力者保持一致。

雖則他們對現政權弊端執迷不悟,遠華案的現實顯示出對他們非常不公平:權大,大貪而逍遙;權小,小貪而正法──是清清楚楚的。他們恨的是自己不是賈慶林。怎叫他們不心寒?

由於上述原因,加上他們知道的政治道德、國內外人民對黨的離心反抗、甚至仇視現狀,他們本能地認定:共產黨來日無多。胡長清和別人通電話時這麼說:「共產黨早晚會垮臺,最多大概只有10年時間。我們要爲自己留後路。如果共產黨垮了臺,出現像前蘇聯那樣的局面,沒有後路,大概只有去給人家看大門。」這個被國安部門偷聽到的電話是中共高官內部認定中國將亡的佐證。這也是他們另一種心寒。

黨用惡政延續黨的統治而令黨高官心寒;黨高官心寒,令黨的政權不牢靠;統治不牢靠,又促使黨加大惡政力度;……──如此惡性循環。

黨的政制、黨的法制、黨的執法施政(比如打一批保一批的反腐)、黨的文化,必然導致一批善於鑽營擠上一層之徒得勢。黨的素質必進一步腐敗。這批人爲了自保和互保,必然會加密其間的關係。這關係是夥團關係,也就是令黨黑社會夥團化。人們怎麼可以對這樣的黨寄予希望?我們可預期的是這樣的黨將會造成更廣泛和更嚴重的社會腐敗。

轉自「民主論壇」(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1/23/10302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