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巴靈笛:中國人何以「走不出怪圈」
——《天安門文件》片斷之讀後感
 
【人民報訊】「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兒……」這是中國大陸最流行的歌曲《春天的故事》中的一句「著名歌詞」。這首歌,和那首「繼往開來的領路人」的《走向新時代》,被「思想的境界」之某網友列入「十大庸俗歌曲」名單。

13億瞎子有了一個領路人,由此才能走向新時代、跨入21世紀,按說不能算是一件壞事。要說「庸」,也是13億人之「庸」;要說「俗」,倒是有那麼一點,不過,遍覽中國歷史,中國人不就是像瞎子一樣,迷迷瞪瞪地被衆多領路的人帶到了現在這種「夜半深池」境地的嗎?由此再言,何「俗」之有呀!

至於老人畫圈,那是好事。我們知道,中央首長只有在同意什麼事情的時候才畫圈。畫圈是同意,畫圈是批准,畫圈是恩准,畫圈是欽定……畫圈好啊,畫圈意味着能幹事情了,畫圈意味着可以發財了,畫圈意味着雞犬升天了,畫圈意味着爲所欲爲了……縱觀「新中國」的歷史,我們走過的陽關大道、羊腸小路,我們邁過的溝溝坎坎、坎坎坷坷,不都是由這些圈圈連接而成的嗎?我們取得的每一個勝利,都是由畫圈開始,我們取得的每一個成功,都先用畫圈鋪墊,我們取得的所有成績,都是畫圈者的成績……我們由勝利走向勝利,就是從這個圈兒邁向那個圈兒。

把兩首歌的意境結合起來,就構成了一幅壯觀而絢麗的國畫:一個領路人,一邊畫圈一邊領着人們在繞着他自己畫的那個圈兒……

其實,這兩首歌一點也不庸俗。那兩句著名歌詞,是可以寫入世界上最高深的政治學教科書的。這絕不是玩笑話。如果讓你用兩句話來說明中共的決策機制和領導機制的話,那麼,即使任你看遍《詩經》、《離騷》,許你查盡唐詩、宋詞,你又怎麼能歸納出比這兩句歌詞更傳神、更簡潔、更概括、更能說明問題、更有說服力的句子來呢?

因此,由是觀之,由是言之,時下被炒得沸沸揚揚的張良之《天安門文件》最直觀、最簡單的效果,與那兩句著名歌詞完全等價,即:翔實地、實證地、個案化地披露和描述了中共的決策機制和領導機制。如果硬要說歌詞與文件的意義有什麼不同,那麼,只不過,那次南海邊「畫圈」的十年之後,「第二代領導核心」的手已經顫抖了,圈已經畫不圓了,所以,這一次,那位老人沒有畫圈,而是索性打了個X!「轉型」爲歌詞,就是這樣:

「1989年,那是一個夏天,有一位老人在北京的天安門打了一個X……」

「新中國」的國民都清楚:打X就是不行,打X就是不準,打X就是完了,打X就是「死啦、死啦地」。

也由是觀之,也由是言之,改革二十年,開放二十年,文革結束二十年,我們的決策機制是否有所改變,我們的領導體制是否有所進步,我們的權利繼承方式是否比「你辦事、我放心」更讓人放心,我們的政治制度是否比「炮打司令部」式的「陽謀」更爲程序化,我們的社會動員方法是否比「毛主席揮手我前進」更顯得理性?……

如果說張良之《天安門文件》講的還是89年的事的話,那麼,99年又如何呢?99年,「新中國」五十年慶典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開了一個畫圈的會。他們在討論如何讓一個沒在軍營出過早操、身着防彈衣的軍委主席在數次交替地呼喊「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時不致於出錯……政治局常委最終形成決議:在東長安街上畫圈,凡是畫圈的地方,就喊一聲「同志們好」,凡是畫菱形的地方就嚷一嗓子:「同志們辛苦了」。於是,這一世界性難題迎刃而解。

如果你懷疑常委的智力或是我的記憶力,那你不妨去買一盤記錄這次花費一千多億人民幣盛典的VCD瞧瞧。如果你不願破費,那麼,你就等着將來「王良」或是「李良」把那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關於國慶閱兵記號的記錄」帶出境外時再一飽眼福。

自然,由此種圈圈而衍繹出的種種有關「閱兵詞「的版本,你在VCD或文件上是「睹」不到的:

「同志們辛苦得很呢!(用上海話)」「首長更狠!」

「同志們都曬黑嘍!」「首長更黑!」

「同志們都累壞了!」「首長更壞!」

「同志們流了太多的汗哪!」「首長更『流』!」

…………

這事兒,又何嘗不能精煉成如下這句歌詞呢:

「1999年,那是一個秋天,有一位老人在北京的長安街畫了許多圈……」

當然,畫圈的不只是老人,老人也不只是在公共場所畫圈。現在所有寄生在這個體制中的領導幹部,哪怕尊爲「股級」,都樂此不疲地願意在文件上畫圈。習慣的畫法,是在自己的名字處畫上一個圈兒,再引伸出一條直線或曲線到文件空白處,寫上自己不痛不癢、不明不白、不幹不脆的批示。這圈我見得多了,只不過,高級別領導畫的圈兒,比低級別領導畫的圈兒,「那不知道要高到哪裏去了」。在自己名字上的圈兒畫得越順暢、越圓滑、越瀟灑,說明畫圈兒的人所官至的級別越高、批示的文件越多、掌握的權力越大,因此「熟能生巧」的機會也就越多。在這裏,圈兒就是地位,圈兒就是尊嚴,圈兒就是權力,圈兒就是一切。

又由是觀之,又由是言之,阿Q當年因爲本家老爺不許革命而招致殺頭時,很爲自己在臨刑前沒有畫圓那個代表着死刑記號的圈圈而懊悔,就是多麼令人同情、多麼值得記取啊。好在,革命後來人在革命成功之後,把圈兒畫得更圓,把圈兒畫得更多,當然,什麼吳媽、吳嬸、吳大娘,什麼吳嫂、吳姐、吳美眉,統統不在話下,摸上幾把,睡上幾覺,愜意得很……進而,爲了避免阿Q式的憾事發生,還索性把死刑的記號由圈兒改爲X。把最不幸事情的記號改用爲最幸運事情的記號,這就是革命,這就是革命的勝利果實。阿Q式的遺憾不會再發生了,畢竟,打X不同於畫圈,不用說雙手顫抖,就是沒有手,隨便用腳丫子也能劃啦兩筆XX。革命了,成功啦,畫圈兒容易了,打X更容易了,阿Q,你九泉之下或許可以放心地安息了、無憾地瞑目了?

79年、89年、99年,「春天的故事」有了,「夏天的故事」有了,「秋天的故事」也不缺了。可以預計,可以推論,如果「春天的故事」、「夏天的故事」和「秋天的故事」統統不是「故」事,那麼,我們就還會有一個「冬天的故事」:

「2009年,那是一個冬天,有一位老人在XXX(中國一城市地名)的XXX(該地的一個廣場或一個街區,也許爲複數)打了許多X……」

若此爲真,屈指算來,兩位老人,窮盡四十年,畫了四個圈兒……難怪中國人有繞不完的圈兒,難怪中國人老是抱怨「走不出怪圈」。

這不是玩笑,處於如此嚴酷的氛圍,我們怎麼可能還有玩笑的閒心;這更不是幽默,這種不變的體制容不得任何幽默的細胞存在。由此體制,我們的宿命即是:不管是「那位」還是「那位」老人,在其貴爲「核心」時,還有可能畫圓一個或多個圈圈;可一旦「退」爲「光桿兒」司令,手裏的筆桿子變成了槍桿子,打X似乎就是更爲名正言順的事了。並且,我們已經開始領教:此種體制發展下去,「那位」之後的「那位」老人就會由一個圈而多個圈,一個X而多個X。此可謂「長江後圈套前圈,一X更比一X強」。

哇塞!怎麼可以想象!

繞圈,何時是盡頭?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並不可怕;「前途是黯淡的,道路是曲折的」也還不錯。

最可怕的就是「前途是黑暗的,道路是筆直的」。
轉自 大紀元
(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1/21/10142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