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真的猛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 《天安门文件》序言
 
【人民报讯】「真的猛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发表决策幕后纪录以客观评价六四

●(前言)「天安门秘件」 The Tiananmen Papers 八日在美国上市前夕,全力促成这本书付印的「文件提供者」张良(化名),特别安排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CBS 六十分钟节目的独家专访,说明他何以承担外界无法想像的极高风险将大堆秘件带出中国大陆,是希望透过这些文件能够让六四真相公诸于世,能让六四这个问题在中国大陆公开,进一步促成大陆的改革开放。只可惜这段访问不到一分钟,化名张良的这位中国官员又为了安全理由,不便真正现身,观众听不到他的真实声音,也看不到他的真面目,当然也无法马上祛除外界对「天安门秘件」在六四事件十二年后面世的谜团。不过,自称是中国共产党忠贞党员的张良在「天安门秘件」序言中却有比较清楚的告白,说明他多年来期盼重新评价六四的渴望,以及他所以冒险做这样历史抉择的内心挣扎。张良这次的抉择,已引发全世界广泛的关注,也为重新评价八九年六四事件开启了一扇窗。

  张良:冲掉血迹 冲不掉记忆

  在美国出版的《天安门文件》英文版的编者在序言中指出,「『六四』民运的失败是无可避免的,但我们已经从这段痛苦经验中吸取教训。」他认为中国民主的来临必须依靠中国人民;而党内民主派是推动中国政治改革的主要力量。

  以下是张良撰写的序言译文。

  十二年在历史上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在个人生命上却是漫长的时光。对经历过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的人来说,这个日子记忆良深。历史似乎在那里冻结。只要写到六四,就会想起数以千计年轻人洒在北京长安大街四周的鲜血。时间或许可以冲掉血迹,但冲不掉记忆。历史和人类最后终将评断,六四是二十世纪全球人类追求民主的插曲中,最具戏剧性、也最有意义的一桩。当然,这一事件更是中国人追求民主的最伟大事件。

  六四不仅是学生抗议活动或爱国民主运动而已。它是二十世纪全球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持续最久、影响最大的民主示威运动的最高潮。六四也悲惨、痛苦的划下句点,最后的结果是示威者流血,独裁体制胜利。

  近亿人参加 渲泄对政府的不满

  六四运动失败是无可避免的。由于我们已从这段痛苦的经验中获得教训,我们必须承认这点。六四的确达成重大效应。这项运动扩及所有传播媒体,蔓延到中国大陆几乎每个大城市;传到几近所有的高教机构、近半数的高中和职校,还传到很多矿坑、工厂、办公场所和许多农村地区。总计有将近一亿人以某些方式参加这项运动。六四是自动自发、漫无秩序的运动,在某些方面有点像压力阀,供人民渲泄对政府的不满和愤怒。但这个运动失败了,理由是党内高层改革派过于软弱、示威群众分裂和缺乏紧密的组织与计划,以及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间有鸿沟。这个运动虽然失败,却证明它并不像敌视六四运动的人所指称,是有组织、有策画的反革命暴乱或动乱。

  这项爱国运动虽以悲剧结束,但它留下重要的影响。毫无疑问,那些努力促成东欧共产制度崩溃及苏联瓦解的人,从六四的失败撷取了一些教训。

  党内自由派会把握契机 平反六四

  想起六四就使人产生强烈的情绪。六四以后的这几年,中国已有重大改变,但希望为国服务的人仍须从六四的教训中深刻反剩由于中共当局禁止在大陆反省六四,所以中国大陆内部仍无法公开出现反省声浪。我个人的看法是,在考虑中国今天的趋势和可能性时,我们应力求冷静理性,不要让感情妨碍我们公正的观察中国大陆实际情况。我认为有四点教训值得一提。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1/10/9544.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