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邓小平「六四」调野战军进京镇压内幕
 
【人民报讯】经特殊管道,事先取得了此书英文版,特于昨、今两日摘译其精华部分,以下是邓小平宣布戒严并调动解放军野战部队进入北京镇压学运过程的梗概:

 一九八九年五月十七日早上,中共政治局常委赵紫阳、李鹏、乔石、胡启立和姚依林在邓小平家里开会,中共党内元老杨尚昆和薄一波也参加了会议,赵紫阳首先发言说,学运分子进行绝食,使运动出现空前严重情况,必须使学生撤离广场,回到学校去。李鹏则不容情的指责赵要对学运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负主要责任。姚依林也批评赵在五月四日对亚银大会的演说不当,指赵根本不谈财经问题,竟对外国代表们大谈学运。邓小平也附和姚的说法,称赵对亚银的演说是转捩点。老邓指出北京和全国的情势已极其严重。他经过长期与困难的思考后,做出了调动解放军,在北京宣布戒严的结论,并建议政治局常委们考虑此一提议。

 赵紫阳当即表示,有决定比没有决定要好,可是他对老邓说,执行这个计划他有困难,老邓遂即表示:「少数须服从多数」。会议决定当晚(十七日)常委们再开会,商谈如何具体实施戒严,十八日早上向老邓和元老们提出戒严部署的报告。

 十七日晚上八时赵、李、乔、胡、姚五位政治局常委集会,杨尚昆、薄一波列席,会中赵紫阳和胡启立发言反对戒严,李鹏、姚依林赞成戒严,乔石则称既不支持也不反对。表决时乔弃权,成二对二的僵局,最后薄一波发言主张把问题交给邓小平决定。

 十八日赵紫阳到医院探望绝食的学生后,写信给邓小平和政治局常委们请求准他辞职,并先把信送给杨尚昆看,杨说赵不能这样做,并责问赵难道不能想像其后果吗?但赵称他已无法与李、姚二人一起工作。结果这封辞职信并未发出。

 十八日早上八点半邓小平、陈云、李先念、彭真、邓颖超、杨尚昆、薄一波、王震等八大老和政治局常委李、乔、胡、姚四人开会,赵紫阳拒不出席,另有军委会委员洪学智、刘华清、秦基伟数人出席,会中正式决定宣布北京戒严。会中王震发言最激烈,主张应由军队把学生当作反革命抓起来,不应对他们仁慈。

 赵紫阳下台并遭软禁后,五月廿七日晚上八大老在邓小平家里开会,讨论长达五小时,会中决定挑选人在上海的江泽民继赵紫阳为总书记,老邓原属意李瑞环接替赵,但陈云、李先念大力推荐江泽民。老邓说,「经过长期、仔细的比较后,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确实是恰当的选择,足以担当大任。陈云、先念和我倾向江泽民同志出任总书记。其他人的看法如何?」

 王震立即接话,「如果你们三位都这么想,那就这样办吧。我对江泽民所知不多,但我相信小平同志会做得对……。」邓颖超也表态说:「我和江泽民接触不多,不过根据你们所说的,他似乎不错,我同意他当总书记。」就这样江泽民在八大老的钦点下,登上了中共党的总书记的宝座。

 六四过后,六月六日那天邓小平和元老们与政治局常委以及内定新任总书记江泽民开碰头会时,心有所感的说:「若非坚决镇压反革命暴乱,谁知道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此事老邓一副天下底定的样子。

 在这个会上,李鹏宣布,平乱中军人受伤的高达五千人,老百姓受伤的(包括市民、学生和暴乱份子)则不过二千多人。军人死了廿三人,解放军十名,武警十三名,二百名士兵失踪,平民死亡大约二百人,其中大学生占三十六名,天安门广场则无一人死亡。李洁明说,美方根据在北京各医院看到的尸体,估计死亡人数超过李鹏所说的数倍,李鹏提供的数字不实,且有意夸大军人伤亡人数。

  ●5月10日-政治局热烈讨论学运发展

  五月十日早晨,赵紫阳主持一项政治局会议,讨论全国学生抗议活动,以及建立民主与根除政府贪污的问题。

 摘自党中央书记处五月十日政治局会议记录

 赵紫阳:「由于党和政府极度自制宽容的态度,以及已经比较守秩序的学生越来越理性,到目前我们已避免让冲突升高。」

 李锡铭:「我只加两点说明:第一,许多知识份子以及一小撮外国人,涉入北京抗议事件。大学严格限制外国人进入,但每天仍有许多外国人出现。戈尔巴乔夫几天后会来访,而这次运动的主谋视之为绝佳机会。」

 「我的第二点是,我们必须严密观察北京的工人,有迹象显示他们涉入动乱行动。最严重的例子来自北京矿业局,他们报告昨天开始已经收到十件请愿案,其中一件由二百八十人提出。六千多名矿工家庭成员迄今已有三分之一参加。」

 李瑞环:「容我说几句天津的状况,那里的学生总是跟北京的学生走,通常慢半步。我们对他们的立场一直很清楚:只要你们遵守宪法,你们便可以和我们对话;我们不会阻止你们游行,但你们不能破坏社会秩序。我已告诉他们,我们会解决个别问题-从事实寻求真相。所以天津的整体情况正常;工人和平常一样上工,人民也过正常生活。不过,我要指出的一点是,我们不能只是将这些抗议归因于耀邦同志过世,或者一小撮煽动份子。自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创立以来的四十年,我们的党已学到一些痛苦教训-在反右运动、文化大革命等等事件之中。从现在情况来看,再一次政治大错误有可能让剩下的人民的支持全部丧失。」

 薄一波:「你能不能讲得更明确一点?」

 李瑞环:「我从这些抗议观察到几个原因:第一是学生越来越不满,加上越来越赞同民主、自由和人权观念。第二是西方思想的影响-激进的修正主义、自由主义和虚无主义。第三是他们自中国的一小撮自由派分子获得幕后支持。第四是敌对外国力量的秘密煽动。基于全部这些理由,我们非常需要对话。我们不能再向学生发动煽动性或敌对的宣传了,我们也不能再使用『反党、反社会』的标签,知识份子和学生对这个标签已经极度敏感,而现在,反讽的是,不论谁被贴上这个标签,他立刻大获同情。我们应当冷静地观察是什么导致了近期人民情绪中强烈的反叛倾向,我们说不会有通货膨胀,事实上通货膨胀来了-人民怎能不想反叛呢?上次学生抗议后,我们开除了刘宾雁等人的党籍,但那只增加了他们的名望;他们突然变成知名的『异议人士』。我们不应再以这种方式处理这些人,只是逮捕异议份子把他们关进监牢没有意义,我们应当改而将他们遣送国外,不让他们回国一段时间。」

 薄一波:「我同意瑞环同志的意见。监于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而问题复杂,只有共产党能引导国家的改革开放精神。这个事实应可给我们完全的信心,以及能力,透过和平手段平息抗议。我们应当重新肯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会决议的不再推行任何政治运动的政策。」

 江泽民:「上海的情况在北京和天津之间。过去几天情况已经平静下来,我们试图估计『世界经济导报』修正后的结果,但结果比我们的估计还糟。」

 胡启立:「导报修正后一天,上海出现大示威,游行队伍高喊『把我们的导报还来』,呼吁恢复钦本立的党籍并要求言论自由。王若望、白桦和钦本立都带头游行。」

 江泽民:「这些自由派分子在公众前露面不完全是坏事。问题出在学生和其他知识份子被吸引进来之后,鱼目混珠使我们的工作更加困难。」

 赵紫阳:「上海党委会处理『导报』事件仓促大意,他们自困一隅,把一件简单的问题弄得一团糟。」

 江泽民:「我们在『导报』事件上审慎遵循党的原则,我们专注于大事上,在党员和一般大众间划出清楚界线。钦本立企图假装顺从,欺骗党委会,他违背了最基本的党规,受处罚是应该,问题在报纸夸大事实。党委会对学生运动的立场一向绝对清楚:我们绝不容许抗议破坏上海的日常生产或社会秩序;绝不允许出现非法组织;禁止所有非法示威和游行;禁止所有形式的串连;以及尽职地在教师和学生间实施思想工作和指导。」

 杨尚昆:「紫阳透过民主和法律平息学生运动的看法很好,而且现在似乎相当可行。」

 李鹏:「我认为平息学生运动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回他们教室,他们越快回去,社会就会越好。全国有些大学现在已处于将近无政府状态;污辱诽谤党和政府领袖的海报到处出现在墙壁上。有些地方传出企图夺取地方权力的事件,示威、学生罢课以及串连活动到处冒出来,学生已停止服从校规,对地方有关游行示威的规定也嗤之以鼻,而他们称此为民主?这是自由?这和文化大革命有何不同?假如我们不管,可能让我们整个国家陷入大混乱,这就是国务院向党中央委员会常委会提出草案制订『集会、游行与示威法』的原因。」

 万里:「那已列入我们的议程中。」

 李鹏:「所以虽然对话重要,但我们绝不能给学生我们鼓励他们抗议的印象,我们必须采取明确立场,在原则问题上毫不让步。学生对民主的要求仅能在国家现实的限制下调整;我们只能依据既定程序逐步缓慢前进,我们不能受情绪操纵或者失去方向。」

 吴学谦:「我们的大使馆报告,许多国家发现我们宽容自制的程度令他们感到意外,特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英国和法国。有些国家的官员私下告诉我们大使馆人员,他们认为学生太过份。」

 田纪云:「惩罚贪污官员的要求在抗议中很常见,那显示我们在这方面还做的不够。我们最近遇到的各种经济改革障碍植根于我们在政治改革上缺乏进步,分配不公、套取暴利和贪污已令党声望严重衰退,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清除政府贪污,并加速往民主前进。」

 乔石:「贪污的确对党和国家造成严重影响,中央纪律委员会受理的贪污案每年在数目和严重性上都见增加,显然是造成人民不满浪潮的原因。

  ●5月13日-邓小平赵紫阳杨尚昆对谈政局

  五月十三日上午,赵紫阳和杨尚昆到邓小平住处,向邓报告近况。这是胡耀邦忌日后,赵紫阳首次见到邓。两天前,邓曾和杨尚昆有过交谈,并对赵的立场有了清楚认识。而赵仍然弄不清楚邓小平对四月二十六日人民日报社论的看法。

 经过一阵嘘寒问暖后,三人的对话开始切入正题,赵紫阳向邓解释他在政治局会议上的立场。

 摘自杨尚昆友人提供的谈话纪录

 赵紫阳:「小平同志,首先向你报告我对学生运动和动乱开始的看法。四月中以来,学生运动迅速展开,我们中间所有的人,包括我在内,都在设想尽快平息动乱。但是我察觉到,学生运动有二个特色值得我们注意。一、学生的口号是支持宪法的,他们要求民主,反对腐败。而这些要求是符合我党和政府的主张,我们无法拒绝。二、运动中有极少数人是坏份子,他们来自社会各层面。如果要平息动乱,我想我们就应该回应多数人的主流意见。」

 邓小平:「很明显,这场动乱是由少数人煽风点火引起的。」

 赵紫阳:「这就是我为什么要说,务要区隔学生和支持者,少数坏份子想利用动乱浑水摸鱼,惹是生非,想要攻击党和社会主义。因此我们要广泛接触民众,利用不同管道与之对话,并建立互信。如果我们想要尽快平息动乱,就决不能让冲突继续扩大。」

 邓小平:「对话是好的,但重点是要解决问题。我们不能被人牵著鼻子走。这场动乱拖得太久,几乎搞了一个月,老同志都非常担心。陈云、彭真、先念、王震、邓大姊(邓颖超)和我,都很担心。我们必须拿出决心,我一再地说,要发展首先就需要稳定。在动乱中叫我们怎么发展?」

 杨尚昆:「戈尔巴乔夫将来北京访问两天。今年我还听说学生准备要绝食抗议,他们显然要把事情搞大,引起国际视听。」

 邓小平:「天安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戈尔巴乔夫访京期间,务必维持天安门广场秩序,必须要维护我们的国际形象,假如广场乱七八糟的,我们会像个什么。」

 杨尚昆:「抗议行动仍在持续,学生又打算要绝食游行。我担心俄罗斯这么重要国家的元首来访,会遇到打岔。我们必须要求北京的学生和民众要协助我们,保证事态不出轨均按计划进行。所有爱国主义都是能被接受的。但我很怀疑,目前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迎宾仪式吗。」

 赵紫阳:「事关国家荣誉,迎接戈尔巴乔夫应该在对的地点,用对的方式举行。我认为广大的学生会理解这个,他们应不会在迎宾仪式中捣乱。

 邓小平:「但学生一旦过激失去理智,他们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杨尚昆:「我还是认为按计划行事。」

 赵紫阳:「今天中午我已透过传媒,对外强调戈尔巴乔夫此次访京的重要性。」

 邓小平:「我稍早说过,这次动乱根源并不单纯。反对者并非仅是一些学生,而是一群反动份子,和一群乌合之众,以及一些极少数资产阶级自由化份子。这些人想要推翻我们的党和我们的国家。这些人虽少,但夹在学生和群众当中,将使平息工作更加困难。我们必须理解其中的复杂性,这绝非仅是学生和政府之间的事。」

 赵紫阳:「政治局已达成共识,采用引导和区隔政策,在隔离一小撮捣乱份子的同时,赢得学生和知识界的认同,并用民主和合法的方式进行。为具体执行,政治局的同志已和多个团体展开对话。今早李鹏去了首钢,中午我也会见北京劳工团体的代表。过几天,胡启立的人将和新闻界会面。」

 邓小平:「老百姓怎么看这件事?」

 赵紫阳:「示威活动虽在扩大,但仅限于城市和一些大学。农村没有影响到,农民都是比较顺服的。受影响的主要是城市劳工,他们对现况感到不满,也同情示威群众。但他们仍按往常般工作,未参加示威游行,也未像学生到处乱窜。」

 杨尚昆:「军队完全站在中央委员会和中央军委的立场。示威活动无法蔓延到军队。」

 邓小平:「这场暴动应该让我们对过去有所省思。我曾告诉外国访客,说我们过去十年最大的错误是在教育。我的意思是指政治教育,而不是一般在学校课堂或社会大众教育。过去我们在政治教育做得不够,出现重大疏失。前几天我一直在想,我们坚持四项原则和改革开放等两条路线是对的。如果发生错误,表示我们放松上述的坚持,没有用它作为教育我们民众、学生和全党同志的基础。我们决不能轻忽政治的一面。我们决不放松一党专政的基本原则,拒绝西方式的多党体制。与此同时,党也要认真解决民主和党内腐败等问题。」

 杨尚昆:「我们必须区分对民主的合法需求,要有正确的民主权利。我们不能让民众利用民主来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反观,当我们瓦解资产阶级自由化后,也必须要确保无损及民主。」

 赵紫阳:「当你高举民主和法制的旗帜,就赢得群众的心,并能很快团结民心。我记得小平同志在一九八四年说过,党的重要任务是领导群众建立民主和法制,如此才能使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得以合法化。我认为我们应抓住这个机会,建立一个适应中国特殊情况的社会民主制度,我们应该在四项基本原则和共产党领导的基础上,有计划的、和平的、有秩序的进行。」

 邓小平:「我们必须全力反腐败,至少要办十到廿个大案,并且以高透明度处理,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解决贪腐问题。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我们至今仍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我的结论是可能有太多高干子弟和亲戚介入其中,这也是尽管我们谈论贪腐多年,但贪腐一直难以杜绝的理由。我们不能再逃避下去,在这场运动里,没有任何标语是反改革开放的,大部分都是抨击政府腐败,当然这可能是煽动人民做其他事的烟幕弹,但这不能改变我们必须整党和达成我们战略目标的事实,如果我们不惩处贪污腐败,尤其是党内的贪腐,我们将招致毁灭……中常委必须下定决心,当我们面对像这样的政治危机时,一定要坚持原则,当然我们也一定要尽可能和平的解决学生运动。」

  ●5月16日-晚间-领导阶层激辩学运本质

  五月十三日,示威学生宣布绝食抗议。五月十六日晚间,「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成员赵紫阳、李鹏、乔石、胡启立、姚依林举行紧急会议。中共大老杨尚昆及薄一波同时与会。绝食抗议在社会激起强烈及广泛的反应,中共领导人被迫寻找解决方案。

 以下摘自中共「中央书记处」文件「五月十六日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纪录」:

 赵紫阳:学生在(天安门)广场的绝食抗议进行四天了。我们曾与他们的代表对谈过,而且保证重视他们、倾听他们的意见,只要求他们结束绝食,但不管用。广场上挤满了人-各色激动的人群拿自己的标语及口号到处乱转,而学生代表自己也表示,无法真正约束事态。

 杨尚昆:最近几天北京像陷在无政府状态。所有学校的学生都在示威,有些单位的工人也上了街;运输及许多其他事情一团混乱-这真称得上无政府了。我们即将举行中-苏高峰会,原本应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欢迎典礼的,但我们竟只能在机场凑合一下……。

 赵紫阳:当我由北朝鲜回来,了解四月廿六日(人民日报)社论激起社会许多层面的强烈反应,同时已变成学生们的主要争执点。我想,最好避开最敏感争执,即认定学生运动是否为动乱的问题,然后藉著民主与法律的方法,逐步扭转事态,希望学生运动能慢慢退潮。但是五月十三日,数百名学生开始绝食抗议,他们主要诉求之一是修正四月廿六日社论的官方观点。所以,现在无法避开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修正四月廿六日社论,设法化解我们与学生之间的对峙感,然后尽快化解这些事。

 李鹏:不对,紫阳同志,四月廿六日社论并非针对绝大多数学生,只针对极少数有心人,利用学生运动煽动学生情绪,播弄我们的某些小错误与难题,目的是为了对共产党及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政治斗争,同时把斗争由北京扩大到全国,制造全国动乱。这些事实是不容反驳的。即使有不少学生误解四月廿六日社论,但社论在揭发这些事实上仍相当重要。

 赵紫阳:依我看来,为什么有愈来愈多学生加入示威,是因为他们不能接受社论把学生运动贴上「动乱」的标签。学生们坚持要党及政府表达不同态度,以较好的方式来定义这个运动。我认为我们必须严肃面对这个问题,因为没有回旋余地……。

 李鹏:紫阳同志,四月廿六日社论的关键字句是引自小平同志廿五日的谈话:「这是预先计划的阴谋」,是「动乱」,「主要目的在排除中国共产党及社会主义制度」,「全党全国正面临一项最严重的政治斗争」。凡此种种皆是小平同志的原始谈话,是不能更动的。

 赵紫阳:我们得向小平同志解释本次学生运动的本质,我们得改变官方看待本运动的观点。

  ●5月17日上午-李鹏点名要赵紫阳负责

  五月十七日上午,政治局常委会在邓小平家中集会。除赵紫阳、李鹏、乔石、胡启立及姚依林外,杨尚昆及薄一波也与会。

 以下摘自中共党中央书记处「政治局常委会五月十七日会议纪录」,文件系由邓小平办公室提供给党中央书记处存档。

 赵紫阳:绝食学生觉得自己是焦点,因此让他们难以让步。情势十分棘手。目前最重要的便是让学生把绝食与他们的诉求分开,然后把他们弄离广场,回到校园。不然,霎眼间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事态很紧张。

 杨尚昆:我们难道还能说这对国家利益或社会利益没有造成伤害吗?这不是动乱吗?如果这里有人认为目前不是动乱,那我就不知道还有什么道路可以推动改革开放,或是追求社会主义建设……。

 李鹏:我认为紫阳同志必须为学生运动节节升高以及当前局势恶化到难以控制,负起最大责任。当他在北朝鲜时,政治局向他征询意见,他传回电报,明白写著他「完全同意小平同志处理当前不安的计划」。

 当四月卅日回国,他再次在政治局会议中表示支持小平同志的谈话,以及出现在四月廿六日(人民日报)社论的「动乱」字眼。

 但是,就在几天以后,即五月四日的亚洲开发银行会议上,他未征询常委会其他人意见,便发表演说,当面背离常委会决议、小平同志的谈话,以及四月廿六日社论的精神。

 首先,在当前明显动乱之中,他竟然能说:「中国可以免于任何重大动乱。」

 第二,目前铁证如山,即动乱的目的在结束共产党统治和打倒社会主义制度,他还坚持说,示威者「并不反对我们的基本制度,只是要求我们消灭工作上的缺失」。

 第三,即使目前诸多事实已然发现:极少数份子操纵学生运动来制造动乱,他只说,「总是有人准备利用」当前情势。这明显与党中央的正确判断,即已经有少数份子在制造动乱,有所冲突……。

 姚依林:我不懂为什么紫阳同志昨天与戈尔巴乔夫谈话时提到小平同志。鉴于当前事态,那只能视为企图把所有责任推给小平同志来扛,让学生把小平同志当作攻击目标。这让整个局势雪上加霜。

 赵紫阳:能否给我个机会,解释这两件事?我在(亚银)总裁年会上谈话的基本目的乃在安抚学生运动,同时加强外国投资人对中国稳定的信心。我听到有关我演说的第一波反应都是正面的,而我不了解当时有任何问题。尚昆、乔石及启立诸同志均认为演讲反应良好;李鹏同志也说演讲不错,而且他在与亚银代表会面时将予以呼应……。

 现在,至于我昨日与戈尔巴乔夫讲的话:自从第十三届全会以来,每次我会见其他国家共产党领袖时均表明,本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会已确认,小平同志作为本党首要决策者的角色不变。我这么做是为了让全世界了解,小平同志虽然退休,但他在本党内持续掌权是完全合法的…
…。

 邓小平:紫阳同志,你五月四日向亚银发表的谈话是转捩点。此后学生运动持续恶化,未曾好转。我们当然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但不能操之过急,而且我们也不想要西方式的东西。我们十亿人民要是一下子跳到多党选举,就会陷于我们在文化大革命时见到的「全面内战」。

 我了解你们当中有某些争执,但摆在前头的问题不是怎样化解我们的歧见,而是我们是否该退让。退让意谓向他们的价值观屈服;不退让意谓我们该坚持四月廿六日社论内容。

 老同志们-陈云、李先念、彭真,当然还有我,对这几天在北京见到的真是心急如焚。北京不能再这样下去,我们首先得平息北京的动荡,因为假如做不到的话,我们将永远无法解决其他省份、地区及城市的。

 卧铁轨、打砸抢,如果这还不是动乱,那是什么?假如事态这样下去,我们最后大概都得软禁在家了。

 我苦苦思考良久,结论是我们该召人民解放军入城,并在北京实施戒严-讲更清楚点,在北京市区。戒严目的在一劳永逸解决动乱,让一切恢复正常。这是党与政府无可推托的责任。我今天严肃地向政治局常委会作此建议,盼望你们能作考虑。

 赵紫阳:有决定总是比没决定好。但小平同志,要我执行这项计划有困难。对此我有许多困难。

 邓小平:少数服从多数!

 赵紫阳:我遵从党的纪律,少数的确该服从多数。

  中国时报社论:萃取历史还原真相

  一本定名为「天安门密件」的英文书籍,这两天将在美国出版,其中透露诸多天安门事件秘辛,有助于世人对于天安门事件的解读与重新定位。

  书中最生动的部分是中共高层面对天安门事件的危机处理模式,充分暴露由天安门事件发生之后,中共高层如何定调?如何引发内部政治斗争?如何决定武力镇压学生?从而造成赵紫阳的失势与江泽民的崛起。

  因此,「天安门密件」不只是一部民主运动史,也是一部中共政治生态史,也是一部大陆社会发展史,及一部人权奋斗史,对于已过了十一年的天安门事件,在媒体长篇累牍的报导之后,现在又重新透过中共内部去解剖该事件的原委,对于历史真相的还原,或人类集体智慧的提升,会有很大的帮助。

  随著时代的递嬗与历史的演变,人类的愚昧与无知并未获得等比例的进化,观察历史、解释历史成为增进人类智慧的主要途径,然而在真相混沌、资料残缺的情况下,历史线索的搜集与诠释往往被特定人士或团体垄断,尤其涉及意识形态的问题,甚至会被扭曲或误导,使得现场的还原成为高难度的历史工程,天安门事件就具有类似「难解难分」的特质,但是,天安门事件如果不深入解读与精确定调,对于事件死难学生与抗议人士,就难以交代,对于基本人权的保障,更是绝大的讽刺。

  尤其,在西方社会汲汲营营争夺大陆市场经济利益,对中共以融溶取代围堵的时刻,台湾社会也游移于统独之间,对于天安门事件的春秋之判,更具历史意义。

摘自(大参考)(http://renminbao.com)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1/7/9353.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