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知情者其实并不知情 --《天安门文件》编者之一 林培瑞
 
【人民报讯】据一月八日《明报》的一篇报道,指本人参加编辑的书《天安门文件》,来源有两点值得怀疑,现在根据我所知,答释如下。

为示客观、公正,现将一月八日《明报》的报道摘引如下:

该报引用北京知情人士的话说:中共内部并不看重有关报道,认为书中所谓的「机密文件」是真假混杂,仅是公开报道和内部材料的东拼西凑,并指出有两大疑点:

一、六四期间的中共政治局会议纪要,早经邓小平拍板列入「禁止查阅」的绝密档案,非政治局常委集体决定,不得开启,而目前这批重要资料完整无缺;

二、两次提及中共高层在邓小平家中开会,但当时邓小平实际已暂迁西山,不在家中居住。

会议纪录不是纪要

中共中央办公厅一名官员透露,中央根本就没有将「六四」事件形成文件,而六四期间政治局会议的会议纪要,早被邓小平拍板列入「禁止查阅」的绝密档案,目前这批重要资料完整无缺。

消息人士称,根据中央的规定,政治局会议纪要属于绝密资料,尤其是从八九年五月至八月的会议纪录因内容极其敏感,八九年十月经邓小平拍板、政治局讨论通过的结论是:未经全体政治局常委同意,任何个人不得翻查与八九年政治风波有关的会议纪要。因此,《中国六四真相》(指《天安门文件》一书──编者)中的文件不可能是来自北京的机密文件外泄。消息人士称,保密级数比「六四」纪录低得多、可读性非常强的秘密资料,外界都无法得到,可见中共的保密工作非常到家。

接近中国已故领导人邓小平家人的人士指出其中不真实的一个细节:八九年五月十日左右,根据中央的安排,邓小平全家已经搬到北京的西山居住,直至八月时局稳定后,又回到景山后街居住。

因此,邓小平根本不可能如书中所述五月十七日在其家中开会决定北京戒严,五月二十一日在其家中决定由江泽民接替赵紫阳出任中共总书记。

既然是非政治局常委集体决定不得开启,这位知情人士又怎么知道「目前这批重要资料完整无缺」?因为,根据他的说法,即使要去清点这批重要资料是否完整无缺,也只有政治局常委开会才有权决定。莫非此「知情人士」是现任政治局常委?莫非政治局常委已经开会清点?据我看来,目前任何一位政治局常委都不可能表这个态。

退一步说,即使已经清点「目前这批重要资料完整无缺」,也不足以说明材料就没有流失的可能。因为档案是死的,人是活的。显然,这位知情人士在提出质疑时,还没有完全读懂已摘登的有关材料或对中共高层决策程序不清楚。他称这些材料是「政治局会议纪要」,事实上这是比「政治局会议纪要」更为机密的材料──「政治局会议纪录」。显然,这位「知情者」一点也分不清楚这两者的主要区别。

对于第二个疑问,也就是邓小平在八九年五月十日左右,根据中央安排,已经搬到北京西山居住而不在「景山后街」居住的说法。

所谓质疑理据不足

邓小平的家在北京的哪一条胡同,这是港澳台和外国记者都知道的。我可以给这位知情者提示:至少他的「景山后街」的说法不确切,按他的说法,邓小平在城内的家充其量只能是在「景山后街一带」。地址不准确。其实,纵观全书,没有提及邓小平的哪个家。显然,这位知情者不知情。邓在城内有家,在西山也有家,即他的长期居所。如果按这位知情者的说法,那么他所看到的已经摘登的材料显然至少有一处已经注明在「邓小平景山后街的家」。事实上,已经发布的和尚未发布的内容都没有这样写。显然,这个质疑论据不足。

(作者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
转自 大纪元
(http://renminbao.com)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1/12/9642.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