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国家形象”是什么?
 
【多维新闻】徐怀谦12日在《杂文报》发表文章,标题是《“国家形象”是什么?》:湛江、厦门、深圳的走私案说明了什么?前腐后继,死而后已的贪污案说明了什么?我们可以辩解说这些官员代表不了我们的“国家形象”,他们只是十个手指中的小拇指,但是外国人这么看么,有良心的中国人这么看么?

  文章说,每个人都关心自己国家的形象。但只有很少的人会把国家形象和自己的形象联系起来。余秋雨教授在《千年一叹》中写他在埃及“千禧之旅”途中遇到一个叫哈姆迪的青年,对余教授讲了他对中国游客的一点微词:他看到的中国游客很少有人听导游讲解文物,只想购物、拍照;每天晚上精神十足,喝酒、打牌,第二天旅游时一脸困倦。他说:“一个国家的具体形象,体现在零散的旅行者身上。”这话说得多好啊。

 文章指出,我们常常觉得“国家形象”很抽象,其实外国人,往往是通过他所接触的每一个具体的人,每一个具体的城市来感受一个国家的形象的。

文章说,为什么在许多外国人眼中,中国人是脏乱差的代名词?你只需到大街上、到饭馆里、到各个景点看看,随地乱扔的西瓜皮,随口而吐的斑斑痰迹,与人共舞的成群苍蝇,还有那随处可见的大小便,你能不皱眉头?我们从《参考消息》上不是经常能读到外国人对中国的观感吗?我们习惯于指责人家是戴著有色眼镜看中国,其实不然,在更多的情况下,是我们自己同胞的文明程度太低。  
文章认为,“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外交术语,应该说政府官员比老百姓具有更大的代表性。一个名叫安德鲁·安德森的英国商人在1839年10月21日写给东印度公司与中国协会主席拉本特的信中,是这样描述当时他所看到的中国官场的: 广东省的官职是有名的肥缺。中国官吏宁愿比在他省降二、三级来营谋广东的官缺。这些缺分,都是公开的投机事业,谁能向皇室或军机处奉献得最多,谁就能得到手。他们而且将属下的职位出卖,每个巡抚或粤海关监督,来到广州,都想在任内,大发其财。中国的法律好像是专为了帮助这些贪官向外人勒索,除此之外,既无法执行,而又极为荒谬,除军事掣肘而外,毫无用处。几乎没有一种货是只征收入口官税的,官吏们的勒索,比官税重得多,并且一人一经缴纳,对其他人便援以为例,向一切人索要。这种需索,已到了令人不能容忍的程度。他进而得出结论:一般的意见,对于中国的实力的估计是错误的。不管过去是怎样,它现在是世界上最弱的国家,只靠著有系统的谎言,妄诞的谕旨,人民的愚昧来维持。

文章说,如今时代不同了,我们的国家形象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是谁敢说官场中封建主义的残余已经消失殆尽了呢?湛江、厦门、深圳的走私案说明了什么?前腐后继,死而后已的贪污案说明了什么?我们可以辩解说这些官员代表不了我们的“国家形象”,他们只是十个手指中的小拇指,但是外国人这么看么,有良心的中国人这么看么?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9/12/3117.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