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本報的內部消息 (二)
 
劉賓雁
 
【人民報訊】二

把劉世福安置在宿舍裏,黃佳英就奔報社編輯部大樓走來。

黃佳英作編輯的時候,從來都是起得最早的一個。收發室的老徐知道,每天早晨從他窗前走過的那陣輕輕的腳步聲,就是那個「細高挑兒姑娘」的。一路上,黃佳英又被好奇心給抓住了。這些日子編輯部又發生了甚麼新事?這一期牆報上,曹夢飛寫了甚麼文章?……每次回來,她都盼望編輯部有點變化。哪怕是甚麼人結了婚,哪一個生了孩子,她都覺得新鮮。有時,一點變化也沒有,她就有點失望,就像星期天早晨一覺醒來看見天氣不好似的。

一口氣跑上二樓,推開工業組辦公室的門,正要享受「我來得最早」的那股優越感的時候,卻看見一個粗藍布上衣的背影正對着門一動不動地坐在那裏。這人猛然回過頭來,一見黃佳英,就站了起來,推開椅子,走過來跟她握手。原來是曹夢飛!他正在看昨天的來稿。他說話時看着黃佳英的眼睛:「怎麼樣?」黃佳英對着他點頭。她知道,他的意思是說:我告訴你的線索不錯罷,賈王礦是不是那麼回事?……曹夢飛是工業組最老的編輯,也是報社裏最不愛說話,而一說起話來最惹人注意的一個。在突出的前額下面藏着一雙小小的銳利的眼睛。個子很小,頭就越發顯得大了。黃佳英端詳着他,想從他蓬亂的硬頭髮、解着領釦的粗布上衣和從不擦油的皮鞋上找出一點變化來,一面微笑着問道:「你怎麼樣了?」

曹夢飛似明白又像不明白地看看她,把頭搖了搖說:「還是那樣。」

完了!大家是多麼希望曹夢飛和錢家嫺的感情有個結果啊。一個男人二十九歲不結婚,就不能不叫大家操心了。唯有黃佳英,早就想過,這兩人未必能結合到一起,所以今天也就不覺得突然。爲了把話題轉移開,她問道:「老曹,告訴我,報社有什麼新事?……聽說有人又提出了改進報紙的事?……」「是。這不是,」老曹從抽屜裏拿出一份鉛印的紙:「改進報紙討論提綱。」黃佳英匆匆地從頭到尾看了一遍,抬起頭來看着曹夢飛,想知道他的意見。也怪,在別人面前,她常好先說出自己的意見,一遇到曹夢飛,她就寧願先聽聽他的了。「什麼都有點,什麼又都沒有。」曹夢飛說,他含蓄地把笑藏在眼睛裏。是因爲他的一口西北話太難懂還是別的原因呢,他說話總是那麼簡短。他想起了昨天陳立棟找他去跟他進行的一次談話。事情的發生就是由於他們幾個人對這個「改進報紙討論提綱」不滿意,在背後發表了一些議論,所以陳立棟在跟他談到最後時,就有些感慨又有些生氣地說:「咳!依我看,咱們有些同志說話太多,做事太少,弄得整個報社裏知識分子的氣味太濃,太濃,濃得簡直不像話!無論對什麼事情,不去下功夫領會領導意圖,總有自己的一套似是而非的見解……」一想起這些來,曹夢飛就好像又聽見了陳立棟的聲音在他的耳朵裏響。但是他不願意把這些事情告訴黃佳英。

黃佳英又看了一遍這個提綱。確實,提綱分了三十多條,報上每個欄目、每種體裁都列進去了,從「怎樣加強中心工作的報道」直到「是否每版都要發照片?」「二、三版放多少消息?」,而決定報紙羣衆性、戰鬥性的主要問題卻一字未提。黃佳英本想聽曹夢飛接着說下去,可是她還有個更迫切的問題需要說,於是她就把工礦企業中人力積壓問題和劉世福的事對曹夢飛說了,請教他怎麼辦:「……是你教給我的:越是事情困難,越要勇於實踐,碰一回,碰兩回,問題就有眉目了;再一使勁,就許解決了。是不是?……這個問題,我們當記者的是不能解決的,可是到底應該怎麼辦呢?下邊的工人們和幹部們也有各種各樣的議論,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解決辦法……那麼多工業部門,各有一批工人閒着,各部門又都需要一些人。你要的,他正好有,可是互不通氣。有的是人明明閒着,不肯放,還有個規定:不許工人自己轉移工作地點,一定得由勞動局介紹。工廠不肯放,勞動局怎麼能介紹?……有的,行政也傷腦筋:情願把閒人放走,又不知往哪兒送。看來,得有個統一機構來調劑勞動力,你說是不是?」

曹夢飛搔搔頭,在地上走了兩個來回,揹着敞開的窗子站下了:「我也正在想。需要根本改變一套制度,一套習慣。……經濟建設,幾百個部門,幾千種行業,都在不斷地發展,變動。機構這麼複雜,人力需要又不斷變化,人力過分固定,就要出毛病了。今天這裏缺了,明天那邊多了,調配勞動力的機構再多也辦不好。所以,我想恐怕只有一個辦法:在一定程度上叫人們自己選擇工作,除了黨團員,不要限制過多。」

「那不會亂麼?」黃佳英被他這大膽的方案給吸引住了,卻又擔心它行不通。「可能會亂一陣子。可是,除此以外我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現在,有的沒事幹,有的不安心,有的又累個要命。一小部分人,學化學的幹採礦,學採礦的又在幹化學。……就說我們報社,有人適於作教育工作,卻缺乏新聞工作的才能,干政府工作的又有人最適於作記者。……」

「對,我就覺得最近中央關於機關幹部升學問題的決定非常英明。」黃佳英興奮得站了起來:「本來嘛,人家要升學,國家又需要大學生,你憑什麼死留人家?……這麼一來,還有個好處,可以自然而然地縮減機構,你不縮減也不行。」

「好處多着呢。這就逼着官僚主義者非關心羣衆不可。人事幹部也得考慮考慮了:你分配不當,人家就許要求到別處去。……你是不是又懷疑什麼了?我是說現在的現實情況跟前幾年不一樣,讓人們在選擇工作崗位時,比現在更加方便,有更多的活動餘地,這樣也許會有好處……」看黃佳英皺起眉頭在沉思,曹夢飛問她。「對你的辦法我是有點懷疑。不過,我現在是想劉世福這個事怎麼辦。咱們發半天議論也解決不了他的問題。」

「我來辦,下午去找工業廳。」曹夢飛一口答應下來。黃佳英這才放心,她剛要伸手去拿桌上的來稿看,曹夢飛又把她叫住了:「佳英,前天收到了兩封感謝信,給你的。第一封,是五個孩子的媽媽寫來的,她說你提出的辦法在他們那兒已經實行了,現在每個星期天都有一、兩個女青年去幫她看孩子。可是另一封信就奇怪了。你給一個有病的、孩子太多的母親寄過錢麼?」

黃佳英難爲情地挪開了眼光。她也知道自己做錯了。

「同情別人的困難是好,」曹夢飛接着說:「可是你這種幫助能解決多少問題?她一家五口,你能夠長期寄錢給她嗎?對於這樣極其個別的人的生活問題,你既是發現了,就應該寫信給有關的政府部門,他們自然會想辦法給她解決的。你時時刻刻應該記着,你不是一個普通的個人,而是一個報社的記者,不要因爲這樣的事情給人一個印象:好像我們報社是個政權機關似的。」

黃佳英羞得說不出話來。她想起,她第一次下去採訪,遇事就大驚小怪的時候,曹夢飛就說過她:光靠熱情是不行的。要想,要去追索原因,還要研究解決的辦法。……是的,這幾年,曹夢飛給了她多少幫助啊。他幾乎把在編輯工作裏得到的每一個新的思想都告訴了她。她從他身上學到的第一個東西,就是考慮問題的時候不應該盲從,應該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她常常覺得他有些新鮮的大膽的見解。不過,今天她還想分辯一下:她本想買了藥品寄去的;寄錢時信上並沒有署名……正在這個當兒,門外忽然響起一串清朗悅耳、好像夾雜着笑的聲音:「向女英雄致敬!向反對會議迷的戰將致敬!」

隨着話聲,走進來一個穿着淡咖啡色西裝的滿面紅光的年輕人。因爲這身西裝,黃佳英簡直認不出這就是李鶴青了。一見是他,她剛想罵他兩句,李鶴青卻又奚落起自己來。他指着自己的衣服,又指着窗外說:「一九五六年的春天!……」

這人就是常常叫人哭笑不得。要是生人,就要生氣的。黃佳英可知道他是一個多麼善良的人。這人就是玩笑開得太狠,有時叫人誤會,其實一點沒有惡意。見他又故意瞪圓了眼睛端詳自己的新皮鞋,知道他又要挖苦人了,黃佳英趕忙說:「真該叫你去寫小品文……首先叫你寫自己。」

「不,」李鶴青擺手說:「該叫我寫消息。聽我說。第一條,總編輯要下鄉了。據說要研究工人福利問題。第二條,北郊休養所開放,給新聞工作者五個位置。第三,第三……」他忽然說不下去了。本來也沒有第三條嘛。黃佳英和曹夢飛都好奇地瞅着他,他只好把第三條改成了綜合消息:「一九五六年的春天是個什麼樣的春天!充滿好事,洋溢着歡樂的春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大勝利,向科學進軍,工資改革,先進生產者運動,高級知識分子工作……這叫什麼?……這得怎麼概括?……噢,對了,太好了——人們積極性的更大的大發揮對不對?」

這時,黃佳英才發覺,李鶴青進來的時候,錢家嫺也悄悄地跟着進來了。現在她站在牆角里微笑呢。她長得小,又那麼安靜,跟李鶴青一起就越發不惹人注目了。今天她穿了一身紫紅色棉綢縫的旗袍,比往常漂亮了。黃佳英跟錢家嫺高興地擁抱了起來。寒暄了幾句,黃佳英就又轉過身來聽李鶴青的談話。他正在就今天的報紙發表自己的議論。在曹夢飛面前,黃佳英覺得自己膚淺;和李鶴青在一起,她又覺得自己缺少才華。李鶴青是報社裏寫通訊、特寫的能手。沒有誰比他更善於表現勞動的詩意了。編輯部里人們開玩笑說他「獨具隻眼」,確實,描寫風景,描寫廣闊的勞動背景和勞動中人們的心理,李鶴青是有一套辦法的。

曹夢飛和錢家嫺都在聽李鶴青講,他們兩人都盡力不去看對方。錢家嫺瞅着李鶴青,眼裏流露着抑制不住的愛慕。李鶴青卻一點也不在意,滔滔不絕地說:「……我就說,同志,這不叫自由主義。自由主義是指當面不說,背後亂說。這些青年工人給你提了多少次建議?七次?就算它七次罷。人家的意見正確,你不接受,人家在背後說上幾句,你倒反過來批評人家,又是『發牢騷』又是『自由主義』的。……我說,同志,咱們得把自由主義跟平常的正當的議論分開,要不,大家見了面還談什麼呢?孩子,老婆,天氣不錯,呵呵呵……」說着說着他自己就笑起來了。曹夢飛也忍不住樂了。唯有錢家嫺不笑,也不是完全不笑。她穩重慣了。

八點三十分,上班鈴響了。黃佳英一把就從曹夢飛桌上搶過來昨天的來稿,找了個空桌子坐下來,掀開第一張稿子的稿箋。她喜歡讀新鮮的來稿。就這麼一行行、一篇篇看下去。多少動人的新人新事,多少新鮮的思想和感情,尖銳的批評和熱情的呼聲!就這麼看下去,感受着生活的呼吸,生活在這活的歷史裏……

轉自大紀元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2/8/7792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