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共三代領導人--虎輩、貓輩、鼠輩
 
【人民報訊】趙紫陽任內的政治體制改革辦公室曾經做過一個研究課題,比較臺灣和大陸國共兩黨領導人的研究。記得當時的結論是,在蔣介石和毛澤東的時代,雖然國民黨作爲執政黨曾經擁有大量的精英人才,尤其是海外學成回來的不少大知識分子,教育程度明顯的要高於共產黨;然而共產黨卻擁有了當時中國第一流的人才,尤其象林彪、周恩來等,而且其成功的統一戰線政策,極大的分化了國民黨,使得其不少精英轉而投向共產黨。由於中國最尖端的這批精英人才的這種分佈和流動,對中共一九四九年在大陸奪取政權,國民黨敗走臺灣有決定性的影響。

但是,在四九年以後,臺灣海峽兩岸的領袖人才的成長卻呈現出一種相反發展的趨勢,共產黨因爲徹底砸碎了「舊」法統,在人民革命的名義下,公然實行了封建專制極權的復辟,毛澤東的後繼的接班人從劉少奇、林彪、王洪文、華國鋒,一個個向走馬燈似的換,其素質才能總得趨勢是一個比一個差,事實上中共的組織系統已經形成一個「劣勝優汰」的機制,凡是能在這種體制下生存下來、並爬上高位的人,其菱角已經磨的很圓了。

鄧小平曾經接受改革者的建議,同意通過政治體制改革來改變這種「劣勝優汰」的機制,但是胡耀邦、趙紫陽僅僅小試鋒芒,就被逼下臺,繼任者江澤民雖然被當時中共各個政治元老都接受了,卻是一個折衷的產物,主要並不是因爲他的政績、政見和才能,恰恰相反,主要是得益於見風使舵的圓滑和沒有政績、政見和才能。他上臺伊始,中國問題評論家將他與前任相比較,稱他是一個缺乏想象力的領導人。也許江澤民對這個評價一直耿耿於懷,所以近一個時期來,只要是與他國領導人見面,總要把「二十一世紀」的戰略眼光和責任掛在嘴邊。

如果共產黨的領導人的確有它自稱的「三代」,一位民運人士最近以「虎」、「貓」、「鼠」作比喻,分析這三代人政治哲學的變化。毛澤東以武裝的階級鬥爭起家,他的一句名言是「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而且他也稱自己身上兼有「虎氣」和「猴氣」,那一代人的政治哲學是,不管黑虎白虎,會吃人才是真虎。故稱其爲「虎輩」。相比之下,以鄧小平爲首的第二代「無產階級革命家」則是「貓輩」,鄧小平信奉的一句名言,「不管白貓黑貓,會捉老鼠的就是好貓」,道出了他們這一代的爲政理念。華國鋒、胡耀邦、趙紫陽等第三代革命家,在鄧小平、陳雲等的「貓輩」面前,先後中箭落馬,唯有江澤民左搖右擺,僥倖尚未敗陣,但綜觀今日中國大陸官場的腐敗,體現這代人的政治哲學就只能是:不管白鼠黑鼠,不被捉到的就是好鼠。

中共領導人從「虎」到「貓」到「鼠」,到底還是將一代不如一代,可以講是描繪的維妙維肖。政治改革辦公室的研究人員認爲,也許是因爲共產黨的,上一代領導人,實在太強了,把下一代的成長和發展空間全給罩住了,以同爲共產黨執政的前蘇聯比較,戈爾巴喬夫如果不是遇到三位前任在短時間內連續死亡的機會,也不至於有後來全面徹底的政治改革機會。

作爲一個現代國家,能否建立一個「優勝劣汰」的幹部升遷機制,是其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八十年代中共欲通過建立文官制度來扭轉傳統機制的困擾,但眼下人們看到的是,從三十年前文化大革命「老子英雄兒好漢」的血統論,到今天「太子黨」粉墨登場全面接班,前景實在看不出有什麼值得樂觀的地方。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的著名學者傅高義指出,從八十年代以後,在美國人眼中,臺灣和中國大陸呈現出一種相反的發展方向,前者從專制傳統向現代民主轉變,後者卻在政治改革上向專制極權倒退。
(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2/18/8283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