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台灣公佈首個中國輸入基孔肯雅熱病例 美國發旅遊警告(圖) |
|
 美國疾控中心本月初將對中國的旅行警示級別提升至二級,即強化預防措施。(美國CDC網頁截圖) |
【人民報消息】臺灣疾病管制署星期四(8月7日)公布,一名40多歲女性確診為2025年臺灣首個從中國輸入的基孔肯亞熱(Chikungunya)病例。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近日也正式發布出行警告,提醒計畫前往中國東南部,特別是廣東省佛山市等地的旅行者,注意防範基孔肯亞熱疫情。
臺灣發現首個從中國輸入的基孔肯亞熱病例
據美國之音報導,根據臺灣疾病管制署的新聞稿,患者7月前往廣東,曾到訪基孔肯亞熱疫情重災區佛山,返回臺灣後發燒。8月1日因四肢及腳踝出現紅疹及疼痛入院。
臺灣陸委會星期二(8月5日)在官網發文稱,臺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即日起已將廣東省列入「黃色國際旅遊疫情警示區域」。陸委會因此提醒臺灣人赴當地應特別注意旅遊健康安全,做好防蚊措施,加強自我健康照護並保持警覺。
美國疾控中心發出對中國旅行警示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此前正式發布出行警告,提醒計畫前往中國東南部,特別是廣東省佛山市等地的旅行者,注意防範基孔肯亞熱疫情。
美國疾控中心本月初將對中國的旅行警示級別提升至二級,即強化預防措施。該機構敦促旅行者積極防範蚊蟲叮咬以保護自己:使用有效的驅蚊劑,穿著長袖衣褲,並盡量停留在有空調或門窗紗窗的室內環境。
7月8日,廣東佛山發現一例輸入性基孔肯亞熱病例後,感染迅速蔓延。根據廣東省政府的消息,2025年7月27日0時至8月2日24時,全省新增報告2892例基孔肯亞熱本地病例,未報告重症和死亡病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基孔肯亞病毒1952年在非洲的坦尚尼亞首次被發現。自2004年以來,疫情變得更加頻繁和廣泛,在亞洲、非洲、歐洲以及北美洲和南美洲都爆發過。
除了對中國廣東發出警告外,美國疾控中心之前還向多個國家發布了旅行警告,目前包括玻利維亞、肯尼亞、馬達加斯加和斯里蘭卡,其中玻利維亞在警示名單上名列第一,中國廣東第二。
美國疾控中心指出,基孔肯亞熱的典型症狀包括高燒、嚴重關節疼痛和疲勞,通常在被受感染的蚊子叮咬後3至7天內出現。大多數患者可在一週內康復,但部分人可能會在急性病程後遭受長達數月甚至數年的嚴重關節疼痛,不過致死的情況非常罕見。
美國疾控中心還建議前往疫情爆發地區的旅行者接種疫苗,以獲得有效保護。美國已批准使用兩種基孔肯亞病疫苗。
△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8/8/91754b.html |
|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