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精品:2.1-4 物體跑得越快質量越大?(多圖)
宇清
【人民報消息】能量子和物質粒子之間是怎麼一個關係呢?
(一)場態能量是物質粒子的粘合劑
就物體來講,磚塊和磚塊為什麼能粘合到一起?因為中間有砂漿;砂漿中的沙子和沙子為什麼能粘合到一起,因為中間有水泥。就能量來說,水泥的分子和分子之間為什麼能粘合到一起?因為有分子間作用力;組成分子的原子為什麼能粘合到一起,因為原子間有力;原子為什麼能形成那樣的結構?因為電子與原子核間有電磁力;原子核為什麼能穩定?因為核子(質子和中子)之間有更強大的核力。
也就是說,是不同的力,包括引力和斥力,使不同的粒子能夠保持一定的距離,形成一定的結構。而力是什麼?就是能量的一種表現形式。兩個原子結合成一個分子時,為什麼是放熱的?就是把原子和原子之間多餘的場態能量以波的方式釋放出去了。原子中電子往低能級躍遷時為什麼放出光?也是把多餘的能量釋放了。
也就是說,不同層次的物質粒子之間有不同層次的能量場,是能量場把物質粒子粘合到一起,形成相對穩定的結構。當物質粒子的結構發生轉變時,相應的也會有能量的變化,或者吸收能量,或者放出能量。
物理變化:如雪溶化時會吸熱,不過相比於後兩種來說,它太微弱了。
化學反應:TNT炸藥。俄羅斯「口徑」巡航導彈中,烏克蘭「海王星」反艦導彈中,都裝有TNT,甚至比這殺傷力更大的炸藥。
核反應:原子彈。釋放出強大的核能。俄烏戰爭如果再這樣下去,雙方使用原子彈的話,危及的就不會只是兩個國家,而是全世界。
這個科學,它只是一種技術,沒有道德因素。同樣是核能,用來做核電站發電,可以造福人類;做成原子彈,足以毀滅人類。如果人類社會的道德不能提升,只是一味地發展科技,對於人類來說,到底是福祉,還是災難?
(二)動態能量是物質粒子運動的原因
在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中,有一個公式:
公式中,m0是物體靜止時的質量,c是真空中的光速,∆E是注入到物體中的能量,v是注入能量後物體的速度。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
如果∆E=0,則v=0。也就是不給物體注入能量,物體就不會運動。
∆E越大,則v越大。意味著給物體注入的能量越多,或者說做功越多,物體運動就越快。
無論∆E多大,總是有v
(三)能量也可以獨立存在
最典型的就是光,也叫電磁波,它可以以30萬公里/秒的速度在真空中運動。它獨立存在,不依賴於任何物體。
那麼電場、磁場等能量場,它們能不能獨立存在呢?
(人民報首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