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宣稱中共對臺灣擁有主權為哪般
 
張菁
【人民報消息】8月15日,中共外交部長王毅在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第十次外長會議後稱,「80年前的今天,日本戰敗……《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一系列國際文件明確了日本的戰爭責任,要求日本把從中國所竊取的領土包括臺灣歸還中國。」 王毅本次發言的要點是要求日本「正視歷史」,但其作為一個事實來陳述的《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把包括臺灣在內的中國領土歸還中國,卻是在扭曲歷史,企圖以此證明中共國對臺灣擁有主權。 這種言論被中共外交部官員和發言人當作一個事實頻頻提起,如:2024年4月26日,王毅接受卡塔爾半島新聞網書面採訪時,稱「1943年《開羅宣言》明確規定將日本竊取的臺灣歸還中國,《波茨坦公告》第八條規定,『《開羅宣言》條款必將實施』……這一系列具有國際法律效力的文件構成了戰後國際秩序的組成部分,鞏固了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領土的歷史與法理根基……」。 2024年5月20日,王毅在阿斯塔納出席上合組織外長會議期間,適逢臺灣總統賴清德就職儀式,王毅也宣稱,「1943年的《開羅宣言》和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明確規定把日本竊取的中國領土臺灣歸還中國,這些具有國際法效力的文件是戰後秩序的組成部分,是國際社會的集體記憶。」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2022年7月5日例行記者會上也發布類似言論稱,包括《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在內的一系列國際法文件,都明確無誤地確認了中國對臺灣的主權。 2023年4月21日,時任中共外交部長的秦剛也在一場演講中表示,」臺灣回歸中國是二戰後國際秩序的組成部分,《開羅宣言》白紙黑字寫著,《波茨坦公告》清清楚楚印著。」 無論是中共外交部官員還是發言人,他們都在試圖表達:1943年的《開羅宣言》和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是兩份證明中共對臺灣擁有主權的歷史文件。 按照他們的說法,1943年和1945年的這兩份文件中所稱的「中國」,就是目前中共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全然不顧中共篡權建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1949年才成立的。 而《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中是如何提及中國的呢?《開羅宣言》的原始條約中,對中國的稱謂,完整的措辭是「中華民國」,而《波茨坦公告》的文件開頭就寫著:「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因此,中共外交部官員和發言人其實都在按照中共的宣傳話術進行認知戰,這也是中共經常採用的一種超限戰,他們不但在國際社會臉不紅、心不跳地撒謊,而且他們認為,謊言重複一千遍就能成為真理。 那麼中共在此問題上最想掩蓋的是甚麼呢?那就是中華民國仍然存在的事實,而這鐵一般的事實一直讓中共如鯁在喉。因為中華民國只要存在一天,就會如同一面鏡子照射出中共作亂篡權的非法性,因此,中共的所謂「統一臺灣」,實際上就是企圖將中華民國仍然存在的事實消滅於無形。 《開羅宣言》是1943年11月22日中國、美國、英國三國領袖蔣中正、羅斯福、邱吉爾在開羅會議後發表的宣言,確定了中國的大國地位與臺灣回歸中國。但此處的「中國」是指當時的「中華民國」,而絕對不是中共妄圖偷梁換柱成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戰敗投降。9月2日,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將軍發布《一般命令第一號》,命令中規定中國、臺灣的日軍向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將軍投降,隨後蔣中正委派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將軍為其負責受降事宜的全權代表,何應欽將軍則委派陳儀將軍為其在臺灣受降的代表。 1945年10月25日,擔任降方代表的臺灣總督兼日本陸軍第10方面軍司令官安騰利吉,在臺北工會堂向受降官陳儀投降並簽署受領文件,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就此接管臺灣。 自由亞洲電臺所屬的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Asia Fact Check Lab)於2023年5月2日發表文章,題目是「《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把臺灣歸還給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嗎?」,經過專業的事實查證,得出的結論是,「中國(中共)的主張是錯誤的」,理由是「這兩份宣言不能作為解決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間關於臺灣主權歸屬政治爭端的依據,但秦剛等中國(中共)官員經常發表類似聲明,忽視了中華民國對臺灣行使主權的既成事實。」 中共不但在提起《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時候公然偷換國家名稱的概念,而且還一直在篡取抗日戰爭的主導權,中共不但將自己美化成「抗日的中流砥柱」,今年更是以「中流砥柱」的姿態高調紀念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準備舉辦「九三大閱兵」,還要進行所謂的「臺灣光複」相關統戰活動。 然而,真實的歷史是,八年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是由中華民國所領導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長蔣中正於1937年7月17日在廬山發表對日抗戰宣言:「犧牲已到最後關頭,地無分東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 中華民國國軍在戰爭中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其中師級以上將軍共陣亡202人;陸軍陣亡、負傷、失蹤321萬2419人;空軍陣亡4321人,損失戰機1468架;海軍損失殆盡。 國軍與日軍共進行了22場大型會戰、1117次大型戰役、38931次小型戰鬥,在大型會戰中,國軍官兵整連、整營、整團的為國捐軀,這些為國家、為民族而拋灑熱血的國軍官兵才是真正的抵抗日軍侵略的中流砥柱。 在1937年上海、南京保衞戰中,僅四個月就有1萬名軍官犧牲。淞滬戰役中,國軍先後投入兵力達70萬,傷亡20萬,主力部隊補充兵力四、五次之多,其中旅、團長傷亡達半數,團級以下官兵傷亡達三分之二,犧牲之壯烈,在世界各民族抵禦外侮史中所罕見。 而中共卻在抗日戰爭中採用「一分抗日、二分應付、七分發展」的詭詐策略,1937年中共要求國軍收編,提出4萬5千人的糧餉裝備需求。其實中共當時僅有新四軍和八路軍各1萬多人,然而至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之時,中共的軍隊人數已達127萬人。這充分說明中共是在利用外敵入侵機會,保存實力、暗中發展壯大,以達到最終奪取國家政權的目的。 從日本方面的記錄來看,也能得出國軍才是真正抗擊日寇先鋒的結論,數據顯示,日軍死於國軍之手人數達31萬8883人,而死於共軍之手僅851人。 中共不僅在「誰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的問題上掩蓋和歪曲歷史,欺騙國人,而且還在國際社會散布《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確定了日本要將臺灣歸還給中共國的謊言,公然偷換概念,用1949年之前並不存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作為其侵臺的依據。其無恥和狡詐的面目,可見一斑。 (人民報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