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黨媒紀念李克強 內鬥激烈 習陣營與習切割
 
古成
【人民報消息】北戴河前夕,圍繞習近平失勢的話題霸屏中文圈,日前中共六月政治局會議罕見公布《黨中央決策議事機構工作條例》,習近平權力再受限。敏感節點,生前曾是習近平最大的政治對手的前二號人物李克強突然「顯靈」,助推倒習。 黨媒再吵李克強熱點,意味濃厚 7月3日,適逢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誕辰70周年,人民日報發長文紀念李克強。當日,人民日報第六版發表題為《為黨和人民事業奮鬥終身——紀念李克強同志誕辰70周年》文章,文章高調肯定和贊揚李克強生平,稱他為「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 文章第一部分標題為「有力推動共青團工作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赫然醒目。團派顯然是習近平內心永遠的痛,二十大前習下李上傳聞甚囂塵上,習近平坐臥不寧,二十大上習近平團滅團派,架走胡錦濤,被外界痛斥為毛式獨裁複辟,三中全會後,習近平痛失軍權,團派卷土重來,中南海開啓習下汪上、習下胡上等權力重構糢式。團派已然是習近平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之痛,人民日報借紀念李克強直戳習近平政治敏感神經,意味濃厚。 李克強2023年10月27在上海突發心髒病死亡,外界普遍分析李克強死於中共高層內鬥,與習近平脫不了幹系。當局發訃告、撰寫李克強生平,高調稱贊李克強並厚葬,哀榮備極,外界分析習近平欲借給李克強高規格葬禮脫罪。民間不買賬,李克強老家合肥爆發悼念潮,數百萬民眾向李克強故居獻花圈。當局異常緊張,加強網路封鎖,歌手梁靜茹的歌曲《可惜不是你》也被緊急下架。 這篇紀念李克強70周年的文章全文6000多字,其中「改革」字眼出現21次,「開放」字眼出現8次,「人民」一詞出現多達29次。文章稱「李克強同志對人民群眾飽含感情,一切以人民利益為重」「他經常深入企業、廠礦、田間地頭、基層一線,仔細傾聽群眾呼聲,實地了解群眾安危冷暖,註重解民憂、紓民困。」 打親民牌,對李克強充滿溢美和褒贊之詞。 文章堪稱李克強訃告和李克強生平的加強版和升級版,再吵李克強熱點,助推習近平倒臺。 內鬥激烈,習陣營試水與習切割 黨媒發表此文,不僅時間節點敏感、內容敏感,文章的刊出還表現出了多個詭異現象,凸顯圍繞習近平失權失勢的內鬥仍在激烈的博弈當中。 詭異一,文章開篇有個「編者按」,稱「今年7月3日是李克強同志誕辰70周年。按照黨中央關於已故黨和國家領導同志誕辰紀念活動有關規定,本報今天刊發由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撰寫的紀念文章《為黨和人民事業奮鬥終身》。」 中共中央兩辦1996年聯合發布了《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舉辦已故黨和國家領導同志誕辰紀念活動的通知》規定,「對於已故正國級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誕辰紀念活動,可以逢十、逢五十、逢百周年舉行。其中,逢百周年的紀念活動最為重要,通常由中共中央召開紀念座談會。逢五十周年,通常在領導人誕生地舉辦紀念座談會。逢十周年,中央發表紀念文章。」 今年7月3日是李克強誕辰70周年,「逢十周年,中央發表紀念文章」,無可厚非,可是為甚麼黨媒要來個「編者按」呢?逢十周年對正國級領導人發文紀念,可以比照2008年中共人民日報發表《恪盡職守 鞠躬盡瘁—黃菊同志在國務院工作的日子》一文,黃菊是政治局常委,2007年69歲死亡,70周年紀念發文,屬公事公辦,黃菊的紀念文章由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撰寫,沒有「編者按」。但黃菊的紀念文章顯然沒有李克強紀念文章厚重和溢美。另一可參照的是2011年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發表的《為黨和人民事業奮鬥的一生——紀念華國鋒同志誕辰90周年》,文章也沒有「編者按」,基本是照本宣科例行公事。 李克強的紀念文章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撰寫,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目前已經合並至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李克強紀念文章的「編者按」,可能性的推測是發文單位的脫敏之舉,貼告示打預防針,這不是自選動作,這是招章辦事,不宜過度解讀。但另一方面,手法高就高在這兒,這種敏感文章一經發表是無法洗脫的,脫敏不是脫敏而是脫責,預制免責申明。2021年12月,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長曲青山曾在《人民日報》發文,稱贊鄧小平「改革開放」,只字不提習近平。有來有因。 詭異二,李克強的紀念文章在國內微信平臺上被限流。據中國數字平臺報道,國內黨政機關通知,不得轉發這篇文章。有網友在微信平臺進行了檢索驗證,發現李克強紀念文章確實已被限制轉發。但在微信平臺上僅有「黨的歷史」(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黨史研究室機關工會委員會的微信公眾號)這一賬號保留了轉載內容,閱讀量已突破10萬。 文章被限流顯然是習近平授意蔡奇所為,2024年3月,有消息人士向《南華早報》透露,中共政治局常委蔡奇已被任命為中共中央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委員會主任,蔡奇接任網路沙皇,限制李克強紀念文章轉載,明顯是網路維穩,避免文章稱為壓垮習當局的最後的稻草。 詭異三,「求是」試水反習。中共黨刊《求是》原本發布了紀念李克強誕辰70周年的文章,但文章很快被刪除,顯示「404 Not Found」。求是網也無法搜尋到此文。 按照慣例,已故正國級領導人,逢十發文紀念,一般只是中共機關報人民日報刊發,中共機關刊物求是雜志一般不轉載,黃菊和華國鋒的紀念文章,求是就沒有轉載。 求是雜志為何這次破例轉載紀念李克強的文章呢?作為中共黨的理論喉舌,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血庫,怎麼能犯這樣的政治錯誤? 公開資料顯示,2025年6月,原中宣部政策研究室法規局主任周愛兵任求是雜志社總編輯。此前,求是雜志社總編輯一職由社長陳揚勇兼任,陳揚勇現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委員,複旦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陳揚勇大概率是王滬寧的人。 而周愛兵有可能是李書磊的人,但中宣部政策研究室也是習近平的政治美容院,李書磊是中央黨校派系,也是習近平的筆桿子和親信,政治文膽。但李書磊是北大文學博士,李克強也是北大出身,共同的學緣讓李書磊內心深處保有一份外人難以察覺的價值與情感認同?外界難以知曉。 更有可能的是,習近平失勢已經是黨內公開的祕密,昔日的舊部、文膽和吹鼓手紛紛見風使舵,亮劍與習切割。△ (人民報首發)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7/4/9123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2025年7月4日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