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澤連斯基:將烏克蘭排除在美俄戰爭談判之外「非常危險」
 
【人民報消息】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星期六(2月1日)表示,美國與俄羅斯就烏克蘭戰爭進行談判時,將烏克蘭排除在外將「非常危險」。他要求基輔與華盛頓之間進行更多討論,以制定停火計畫。 據美國之音報導,澤連斯基在接受美聯社獨家專訪時表示,俄羅斯不想參與停火談判或討論任何形式的讓步,因為克里姆林宮將此解讀為在戰場上處於優勢的情況下認輸。 他說,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可以通過威脅對俄羅斯的能源和銀行系統實施制裁,以及持續支持烏克蘭軍隊,來迫使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坐上談判桌。 「我認為這些是最可行也是最重要的步驟,」他在烏克蘭首都接受採訪時稱。 澤連斯基的言論是在川普星期五的評論後所發表。川普當時表示,美國和俄羅斯官員「已經在談論」結束戰爭的問題,他還表示,他的政府已與俄羅斯進行了「非常認真」的討論,但未進一步說明細節。 「他們或許有自己的關係(政治往來),但在沒有我們的情況下談論烏克蘭,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危險的,」澤連斯基說。 澤連斯基表示,他的團隊一直與川普政府保持聯繫,但這些討論處於「一般層面」,他相信很快就會舉行面對面的會談,以制定更詳盡的協議。 交戰近三年的烏克蘭戰爭正處於十字路口。川普承諾在上任六個月內結束戰爭,但俄烏雙方立場相距甚遠,停火協議將如何形成尚不明朗。與此同時,俄羅斯繼續在前線緩慢、穩步地取得進展,烏克蘭軍隊正面臨嚴重的人力短缺。 大多數烏克蘭人希望暫停戰爭,重建生活。烏克蘭幾乎每天都要面對俄羅斯對民宅的襲擊,而電力系統的打擊更使整座城市陷入黑暗。 數百萬烏克蘭人流離失所,無法返回家園,因為該國東部大片地區已成了廢墟。目前,烏克蘭近五分之一的領土被俄羅斯佔領。莫斯科任命的當局正在這些地區迅速地抹去一切烏克蘭的痕跡。 隨著川普重返白宮,烏克蘭與其最大且最重要的盟友美國的關係也處於轉折點。 澤連斯基表示,在美國總統競選期間他與川普的首次通話中,雙方同意如果川普勝選,他們將會面討論結束戰爭所需的步驟。但澤連斯基說,川普的俄烏事務特使基思.凱洛格(Keith Kellogg)原定的訪問因「法律原因」而被推遲。隨後,美國凍結幾乎所有對外援助經費,相關組織被迫暫停項目。 「我認為,首先,我們必須與他(川普)舉行會談,這一點非常重要。順帶一提,這也是歐洲每個人都希望看到的,」澤連斯基說,他指的是「迅速結束戰爭的共同願景」。 與川普通話後,「我們應該進一步推動某種與俄羅斯的對話形式。而我希望能看到美國、烏克蘭與俄羅斯共同坐上談判桌……坦白說,歐盟的聲音也應該被納入其中。我認為這樣會更公平、更有效。但最終會如何發展?我不確定。」 澤連斯基警告不要讓普京「控制」戰爭,這顯然是指俄羅斯在美國前總統喬.拜登(Joe Biden)政府期間,多次威脅升級戰事。 澤連斯基表示,如果沒有烏克蘭盟友的安全保障,與俄羅斯達成的任何協議都只會成為未來侵略的前奏。加入北約(NATO)聯盟是基輔長期以來的願望,儘管莫斯科堅決反對,這仍然是澤連斯基的首選。 澤連斯基認為,讓烏克蘭加入北約是烏克蘭盟友「最划算」的選擇,同時這也會在地緣政治上增強川普的實力。 川普的俄烏事務特使凱洛格在最近的一次訪問中表示,美國希望烏克蘭舉行選舉,可能在年底前,特別是如果基輔能在未來幾個月與俄羅斯達成停火協議的話。凱洛格說,烏克蘭總統和議會選舉在與俄羅斯的戰爭期間被暫停,而這些選舉「必須進行」。△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2/3/8848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