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歐中貿易摩擦可能變全面貿易戰
 
【人民報消息】歐洲商業遊說團體負責人週三(4月17日)警告說,隨著保護主義浪潮的高漲,中共國和歐洲之間的貿易緊張可能演變成一場全面的貿易戰。一天前,德國總理朔爾茨在北京向中共表達了歐洲的擔憂。 在北京的中國歐盟商會(European Unio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主席彥辭(Jens Eskelund)說,雖然對歐中雙方貿易的一些擔憂是合理的,但如果歐洲和中共領導人不加強對話,就有可能出現沒有好結果的脫鉤。 據美國之音報導,彥辭在廣州舉行的中國歐盟商會華南分會的一次會議上表示:「火車事故尚未發生,但如果我們繼續沿著今天的行進方向前行,我們可以預見,火車事故將會發生。」 「歐洲不能簡單地接受在戰略上構成歐洲工業基礎的產業因價格過高而被擠出市場的事實,」彥辭說。「那時貿易就成為一個安全問題,我認為這在中(共)國可能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稱,北京對製造業的重視引發了人們對產能過剩的擔憂。中國生產的商品遠遠超過美國或其他國家的吸收能力,從而可能導致價格戰。 報導引述彥辭的話說,中國歐盟商會發現「全面產能過剩」,無論是化學品、金屬還是電動汽車領域。「我接觸的公司幾乎沒有不面對這個問題的,」他說。 他說,這些過剩的產能「將在未來幾年內衝擊市場。」 彥辭說,「我們需要我們的領導人坐下來探討如何避免這成為一場全面的貿易戰。我認為,這已經越來越有些迫在眉睫了。」 週二,德國總理朔爾茨結束了對中共國為期三天的訪問,與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了會談,朔爾茨在會談中轉達了歐洲對北京投資政策的擔憂,並敦促中共改善市場准入。 歐盟已對中國製造商是否在其市場上傾銷電動汽車等補貼商品展開了多項調查。 朔爾茨訪華前夕,德國汽車工業表態反對對中國車徵收懲罰性關稅,並呼籲要對話、不要對抗。朔爾茨在會見習近平前一天也公開表示,在公平競爭的前提下,歐洲車市應向中國開放,「但換言之,不能有傾銷、產能過剩,且不能侵害產權。」 中共官媒新華社稱,習近平在會見朔爾茨時強調,中德兩國關係的發展超越雙邊範疇,對亞歐大陸乃至整個世界都有重要影響,「中德產業鏈供應鏈深度互嵌,兩國市場高度依存。中德互利合作不是『風險』,而是雙方關係穩定的保障。」 朔爾茨說,德國願與中國深化各領域的合作,「德方反對保護主義,支持自由貿易。作為歐盟重要成員,德國願為促進歐盟同中國關係良好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彥辭表示,最近的高層會晤令人鼓舞。 與此同時,成千上萬的外國買家正在一年兩次、中國最大的貿易展覽會「廣交會」上與中國製造廠家洽商貿易。 彥辭表示,鑒於中國作為世界領先製造商的地位,不可能想像沒有中國的全球供應鏈。 「我們希望看到的一點改變是,人們認識到中國的製造業規模如此之大,製造業的小幅遞增就可能對全球產生巨大影響。」 製造業佔歐盟就業人數的近五分之一,在各個行業中最大。製造業也是歐盟所謂的「商業經濟增加值」的最大貢獻者,所佔份額接近四分之一。 歐盟曾是中國最大的區域貿易夥伴,直到東南亞最近超越它。美國是中國最大的單一國家貿易夥伴。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4/18/8222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