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朔爾茨與馬克龍呼籲「重新平衡」歐盟與中國貿易關係(圖)
 
法國總統馬克龍(左)和德國總理朔爾茨。 (Photo by Sean Gallup/Getty Images)
【人民報消息】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在星期天(4月14日)訪華前與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共同呼籲「重新平衡」歐盟與中國的貿易關係。 據美國之音報導,法新社引述法國總統府官員的話說,朔爾茨與馬克龍是在星期五進行的一次視訊通話中發出這項呼籲的。兩人同時也討論了烏克蘭戰爭對歐洲安全的影響等問題。 朔爾茨星期天開始對中國進行為期三天的訪問。他也是在西方與中國關係日益緊張的敏感時機前往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訪問的。朔爾茨將先分別訪問重慶和上海,參訪那裡的德國企業,然後才會前往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強分別舉行會晤。 歐洲不僅對中共的一些貿易作法強烈不滿,也對北京與莫斯科的親密關係怨聲載道。 歐盟指控北京以低於市場的價格向歐盟國家傾銷中國企業受到政府補貼的產品。 歐盟委員會在對中國產太陽能板、電動車和列車實施反補貼調查後,週二又宣布對中國產風力渦輪機展開一項新的調查。 法新社在報導中指出,歐盟多年來在對待中國問題上基本上採取好話好說、息事寧人的態度。但現在因為擔心廉價中國產品氾濫歐盟市場,摧毀歐盟本土工業,已經開始對北京展示其強硬的一面。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作為歐盟最大的經濟體,德國是否能夠與歐盟在對待中國更為強硬的態度上步調一致。 法新社認為,這也是朔爾茨這次對中國訪問令人頗感興趣的一個重點。 不過德國對中國的態度近年來也開始逐漸變得比較強硬。德國政府去年7月推出一項對北京措辭強硬的中國戰略,雖然不主張與中國脫鉤,但是強調要聚焦去風險化、多元化以及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法新社認為,這項新的對華強硬戰略之所以得以出爐,主要是因為朔爾茨聯合政府中綠黨的強勢推動。如果完全讓朔爾茨做主,這項策略根本有可能胎死腹中。 不過朔爾茨本人對待中國仍還是非常謹慎,不願對華採取太強勢的立場,部分原因是擔心北京可能針對一些看好和依賴中國市場的德國大公司實施報復性制裁。 法新社指出,朔爾茨此次訪華,德國和中國雙方都將強調兩國之間的合作互利。 朔爾茨目前在國內因為經濟疲軟,對烏克蘭的政策又在鷹派與鴿派之間兩頭不討好,感受到強大的壓力。目前他絕對無意與北京再開闢一條雙邊關係的新戰線,特別在是美國今年11月舉行總統大選,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有可能捲土重來,再次讓美歐關係出現動盪之時。 法新社認為,習近平也希望向外界展示,在中國經濟面臨房地產行業持續深陷困境、地方政府債臺高築以及美國對北京高科技封鎖越來越嚴重等挑戰面前,中國仍能與德國合作共贏。 但仍有一些嚴重的分歧可能會給習近平與朔爾茨的峰會蒙上一層陰影,其中包括德國對中國與俄羅斯密切關係的不滿,以及對北京可能跨越西方劃下的紅線,向俄羅斯提供其戰爭所需的物資和技術援助。 但最受關注、最重要的議題還是歐中貿易關係的惡化。一方面布魯塞爾擔心中國正試圖透過向歐洲傾銷受補貼的廉價商品來擺脫其經濟困境,另一方面歐洲國家也在辯論,面對美國方面的持續施壓,歐洲在限制對華敏感技術出口方面到底要走多遠。△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4/14/8209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