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廣州地鐵首啓「機場級」安檢 乘客抱怨(圖)
 
12月8日,廣州地鐵發布通知,要求乘客進入地鐵站「人過門,物過機」,如果安檢門、安檢機提示報警,就要人工複查。(網絡截圖)
【人民報消息】廣州地鐵正式啓用「機場級」安檢模式,對乘客及其隨身物品進行全面檢查。乘客需依次通過安檢門、物品過安檢機,並接受保安人員的人工掃瞄和複檢。據悉,此舉旨在保障市民乘車安全。然而,突如其來的措施卻引發廣泛關注和爭議。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根據廣州地鐵本週日(8日)晚發出通告,所有進站乘客需遵循「人過門、物過機」的安檢流程,並嚴格限制隨身攜帶的大容量充電寶等物品。由於新規實行突然,本週一(9日)多個地鐵站在早晚高峯期間出現了大批乘客排隊等待安檢的情況。部分站點排隊長度達百米,有乘客花費超過半小時才能進入車廂。地鐵站外人滿為患,而車廂內卻顯得冷清,形成了鮮明對比。 安檢升級引發排隊潮 在一段現場視頻中,安檢員向乘客發出提醒:「小揹包請過這邊安檢。拍攝者説:看人多麼擁擠,朋友問我地鐵現在到底做什麼,為什麼要做到像高鐵這樣,把人攔住。」 另一段視頻中,眾多乘客排隊輪候安檢,一名白衣保安員在現場維持秩序,另一位女保安員用掃瞄器器對通過安檢門的乘客再一次全身掃瞄。 廣州法律界人士點評 廣州法律界人士陳先生當天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説,中國社會已經陷入一種惡性循環:「經濟越來越惡化,羣體事件、惡性事件越來越多,並且有越來越多的趨勢。他們(當局)就想擴大安檢範圍,提高安檢程度。但是,這些都是壓的一種方法,他們這種思維方式,在其它領域也如此體現,管控也多就造成各種惡性事件的根源。」 陳先生表示,中國經濟如此糟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管控思維模式,羣體事件的頻繁發生也基於嚴厲的管控,而不是耐心疏導化解。 市民質疑安檢有效性 廣州地鐵的這一措施引發了市民的廣泛討論。在新浪微博,一些通勤乘客對地鐵通行效率下降表達不滿,認為大排長龍的現象與初衷相悖。甚至有網友評論道:「恐怖份子現在都不用費心考慮怎麼通過安檢了,門口排長隊的人羣是更好的目標。」這一説法直指當前安檢方式可能帶來的新安全隱患。 此外,由於廣州地鐵在前一日深夜才發布通知,許多市民未能提前調整出行計畫,進一步加劇了不滿情緒。 新規為何而來? 廣州地鐵方面尚未就此舉措背後的具體原因作出詳細説明。北京法律界人士吳先生對自由亞洲電臺説,當下社會矛盾日益尖鋭,各地當局如驚弓之鳥,擔心發生報復社會事件:「但是他們又解決不了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北京一直有乘客過安檢門,但沒有個人掃瞄。他這個舉動太過激了。既造成大量人力成本,又給廣大民眾出行造成生活上的不方便。」 吳先生分析,這可能與近期國際安全形勢相關,也可能是一次常態化安全升級的試探性舉措。然而,若缺乏更透明的溝通和更高效的執行方式,類似措施或將影響公眾對城市交通管理的信任。△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12/10/87156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