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倒退17年!中共極權式的「插管經濟」自我修復無望(圖)
 
【人民報消息】中國經濟疲弱不振,北京當局頻頻出臺刺激性政策卻收效甚微。中國房地產大佬、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日前直言,按照中國房地產目前下滑的速度,今年恐「跌回17年前水平」。有臺灣經濟專家形容中共極權式的「插管經濟」,乏法制概念和自我修復機制,充滿不確定性,挑戰十分嚴峻。 據新唐人報道,當地時間8月31日上午,中國知名房企萬科集團舉行2023年中期業績會。董事會主席鬱亮、總裁祝九勝以及聯席總裁、開發經營本部首席合夥人張海等公司高層出席了這次會議。 鬱亮在會上發言時,談到當前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的整體形勢。他表示,房地產市場的低迷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了,目前還處於膠着狀態,市場情緒已經受到影響,「目前市場顯然跌過頭了」。 他說,中國房地產在2021年新開工的數量同比下降了11%;到2022年,這一數字已下降了40%;今年1~7月份該數字繼續下降25%。「按照這一下滑速度,今年我們全國新開工面積大概是6.6億平方米,這已經回到了2006年,也就17年前的水平。」 鬱亮表示,就新開工數字來看,房地產現在是顯然超跌了。目前各行各業都面臨挑戰,而房地產市場要想實現「脫胎換骨式的一個變化」,還需要長時間的努力。
中國網友在推特發佈視頻,曝光了上海南京路的商鋪大量倒閉的現狀。(視頻截圖)
事實上,在國內外,對中國當前經濟形勢持悲觀看法的經濟學專家學者,並不在少數。 據臺灣中央社9月1日報導,中華民國公設經濟研究機構「中華經濟研究院」(中經院)院長葉俊顯,日前在談及中國經濟時,直言中國經濟存在根本的制度問題,目前的狀況堪比「插管」,要想振作起來,挑戰十分嚴峻。 葉俊顯分析說,中國的外循環「掛了」,現在主要依靠「內循環」,但普通民衆消費能力下降,只有政府敢消費,政策效果又不明顯,民衆信心低迷,消費、出口、投資都停下了腳步,房地產危機還在發酵,經濟充滿不確定性。 他表示,現在有一種觀點認爲,中國經濟可能會步上日本經濟泡沫化的後塵,但他認爲這個說法不太準確,因爲日本當初在步入衰退之前,已經跳脫了「中等所得陷阱」,而中國的情況並非如此,再加上中國存在根本性的制度問題,北京所面臨的挑戰會比日本更大。 「中等所得陷阱」指的是當國家達到一定收入水平之後,缺乏新的成長動能,停留在原地的情況。 葉俊顯坦言,中國極權式的政治模式,決定了國家的經濟發展缺乏法制概念,「那樣的制度情況下,要依賴『明君』,但『明君』一旦犯錯,就要付出代價」。 葉俊顯進一步指出,民主制度具有自我修復的機制。以市場經濟運作的方式爲例,當商品賣不出去,產生存貨,價格就會下跌,這就是市場機制內部調整的方式。但中國是非市場經濟,得靠外力,需要政府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去疏通,在多重經濟問題、結構問題並存的情況下,挑戰將更加艱鉅。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9/2/77465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