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台灣總統候選人第三場政見發表會 柯文哲猛打兩大黨操弄統獨
 
【人民報消息】台灣週四晚間(12月28日)舉辦第三場總統候選人政見發表會,三位候選人激烈交鋒,尤其是民眾黨的柯文哲一改先前保守的風格,左打民進黨台獨,右打國民黨尋求和中國統一,頗有兩天後登場的辯論會暖身的意味。 美國之音報導,在先前的兩場政見發表會上,民進黨的賴清德和國民黨的侯友宜捉對廝殺,兩人都刻意邊緣化目前民調第三的柯文哲,而柯文哲大體上也遵循活動的主旨,專心一致發表政見。不過在週四最後一場的政見發表會上,柯文哲選擇在兩岸議題主動出擊。 柯文哲狠批台獨黨綱和統一黨章 柯文哲指出,民進黨現階段仍保有“台獨黨綱”,過去八年執政期間與中國大陸零互動,現在更推舉自稱“務實的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當總統候選人;另一方面,國民黨不曾修正自己的“統一黨章”,所推派的候選人侯友宜也接受缺乏民意的“九二共識”。 他說:「賴清德只有在選舉的時候不主張台獨;國民黨也只有選舉的時候才不主張統一,但是不管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他們的選舉都是走回頭路,挑起統獨意識形態、製造群眾互相仇恨。選舉過後,只是留下一個被撕裂的社會。」 談到兩岸政策,柯文哲重申「五個互相」原則,亦即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互相諒解。促進雙方交流,增加彼此善意,最起碼降低敵意,也減少擦槍走火的風險。 柯文哲也說,所謂的兩岸關係是太平洋兩岸,不只是台灣海峽兩岸。必須在中美對抗的國際局勢下思考台灣的應對之道。他強調,美國是台灣最重要的盟邦,美台在安全議題、經貿關係,以及民主價值上都有密切關係,若當選未來仍會持續與美國深化合作關係。 侯友宜:國民黨反對台獨也反對一國兩制 對於柯文哲率先開火,侯友宜先重申自己是中間路線,並沒有對柯文哲展開反擊,至於賴清德則是反批柯文哲和侯友宜都奉行一個中國原則,侯友宜說:「剛剛柯主席談到我們是朝統一路在走的國民黨。我要在這裡鄭重特別說明,我們今天是按照中華民國憲法,是我們國家的根本大法,這裡面講得非常清楚,我們是堅守民主自由的制度,尤其國民黨是反對台獨,也反對一國兩制。” 侯友宜強調,台灣跟大陸的關係是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台灣的未來是2,300萬人的決定,請不要連中華民國的中間路線都把它視為統一的路線。 賴清德則說,三組候選人當中,唯有他是走“信賴台灣”這條路,其他兩組都是秉持一個中國原則,一個接受“九二共識”,一個是喊兩岸一家親,都是走回倚賴中國的老路。他說:“不管柯主席還是侯市長,只​​要中國對台灣施壓,包括挖了我們的邦交國,一定批評台灣政府的不是,從來沒有去譴責中國的野蠻,這個是我們最大的不同。” 賴清德諷柯文哲“五個互相”參考“四個解方” 賴清德另外諷刺說,柯文哲的兩岸政見其實參考了不少他過去所提出的主張,所謂的「五個互相」原則更是參考了他於2014年針對兩岸關係發表的「四個解方」。 賴清德2014年首度踏上中國土地,並在訪問上海期間論及台獨,當時在上海復旦大學的一場座談會上,賴清德表示台獨固然是民進黨的主張,但依據該黨於1999年通過的《台灣前途決議文》,在程序上要完全尊重台灣2,300萬人民的主張,兩岸應充分溝通,經由了解,然後才會有理解、諒解與和解。 綜觀一連三場政見發表會,民調居首的賴清德是七分打侯,三分打柯;暫居第二的侯友宜則是傾全力攻擊賴清德,不理會柯文哲;至於墊底的柯文哲直到第三場才火力全開,攻向兩大黨。 唯一一場辯論會將於12月30日登場,屆時將會有交叉詘問和媒題提問的環節,勢必將更有火藥味。一般認為這會是口才犀利的柯文哲最能發揮的場合。△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12/29/7964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