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李克强火化后 习像换了一个人(图)
 
习近平再也找不到像李克强这样的替罪羊或背锅侠了。(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人民报消息】有分析指,中共前总理李克强火化后,中共党魁习近平像换了一个人,频频露面。 独立时评人蔡慎坤12月8日在X平台发文表示,李克强在上海猝死是一个转折点,「11月2日,李克强遗体在北京匆匆火化,接下来这一个月习近平仿佛换了一个人,在国际舞台上频频亮相,为提振经济不断发声。」 11月中旬,习近平前往旧金山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首脑峰会,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试图缓和中美关系。为了这次会面,北京方面罕见做出了一些让步。 有知情人士对美国之音披露,在会谈前,中共官员提出,此次会谈时间要超出去年11月印尼巴厘岛的峰会时间,即超过3小时。但此次旧金山峰会实际会谈时间仅两个多小时。 中共官员还提出,中共党魁想先与美国商界人士举行宴会,然后再与拜登会面,但被美方拒绝。最终,北京让步,将晚宴改在峰会之后。 蔡慎坤表示,中国经济持续低迷,习和他的亲信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如果继续敌视美国,显然对自己的执政很不利,而要恢复跟美国的关系,只有习自己示弱,其他人谁也不敢。 不过,这次美中峰会并没有什么成效。会谈结束后,双方没有发表联合公报,而拜登在新闻发布会上再次公开表示,习是「独裁者」。凸显美中意识形态之争不可能发生改变。 李克强猝死一个月之后,11月27日,习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蔡慎坤表示,习亲自部署的重大战略决策,往往都会沦为烂尾工程,最终不了了之,再说中国经济危机四伏,高调振兴长江经济带也不可能挽救中国经济走向衰败的趋势。 随后,习又在11月28日去上海视察,对外释放改革开放的信号。但市场反映冷淡,股市情绪持续低落,民间讨论也不多,就连对政策信号格外敏感的商界也波澜不惊。 12月7日,习在北京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不过,这次中欧峰会双方依然各说各话,在贸易、人权、台湾等许多问题上分歧严重。 12月8日,习再度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24年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扩大国内需求,扩大对外开放,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 与此同时,国际评级公司穆迪看衰中国经济,自12月5日起连续发布报告,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调整为「负面」。中共对此极为不满。 蔡慎坤表示,习的亲信李强入主国务院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外宣称,国务院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也就是说国务院不再对经济事务具有主导权,只有听命执行的职能。 他认为,过去一个多月,习无论在国内发指示,还是在国外「指方向」,都不可回避一个事实,中国经济面临著严峻的挑战,而他环顾四周,再也找不到像李克强这样的替罪羊或背锅侠了!△ (新唐人)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12/10/79241.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