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晚清重臣回憶錄 考場上的神奇經歷(圖)
 
宋寶藍
 
晚清重臣陳夔龍回憶早年考場的一個神奇經歷,自命爲「會試之神助」。

【人民報消息】晚清時期,陳夔龍是歷任光緒、宣統兩朝的朝廷重臣。他在回憶錄中,記載很多他親歷的重大事件,譬如戊戌政變、庚子拳亂、慈禧西逃、八國聯軍、辛亥革命等等,還詳實側寫了六十位重要歷史人物──慈禧、光緒、宣統、恭親王奕欣、榮祿、李鴻章、袁世凱、張之洞等人,留下不少珍貴史料。在回憶錄中,他還特別記載早年考場的一個神奇經歷,自命爲「會試之神助」。 早年,陳夔龍曾做過四川總督丁寶楨的幕僚。當時在幕府中,丁寶楨曾和他說起在家鄉訓練鄉兵,剿除盜賊,毀家紓難的事。 丁寶楨慨然說道:「昔年,軍中同事效命疆場,不下數千人。我一直思考着,向朝廷奏請多些撫卹,建立祠廟以祭祀戰死的將士們。我曾請王壬秋(王闓運)舉人代擬一稿,但因不合奏疏體裁,就擱置沒用。一轉眼就過去了幾年,我久居高位,卻無以慰藉死者於地下,說起來都很痛心。」當時,丁寶楨並沒有命陳夔龍刪改定稿。 陳夔龍年少好事,特別請丁寶楨講述大概的戰況情形,並很快寫了一篇疏文,呈給丁寶楨閱讀。丁寶楨說中後段的文意有些悲苦悽切,也嫌前段敘事與當時事實有些不符,因此略加修改,並將唐炯(唐鄂生)中丞在四川所帶的援助貴州時的各軍陣亡將士一併寫入,另行清稿,交繕折處繕發。由擬稿至封發,用了三日。 從批覆的折弁可知,朝廷後來下旨,准許在將士陣亡的地方建立祠堂。將士爲國捐軀,魂飄荒野,爲英烈建立祠堂,定期祭祀供奉他們,以慰其在天之靈。丁寶楨覺得心裏十分安慰。 後來,陳夔龍辭別丁寶楨北上入京,途中夜宿於某家客店。夜裏,他做了一個夢,夢中來到一座官署,堂上陳設有案桌,中間的位置空着,陳夔龍就坐在旁邊,案桌左右陳列着各種名冊,迭起來高達一尺左右。堂下站着許多軍士,都穿着戎裝,他們向陳夔龍叩首致謝,繼而歡欣鼓舞地離開了。 陳夔龍醒來後,對同伴馬柘村說起這個夢。馬柘村說:「可能是你積有大功德,所以得到這個夢兆,今年科考你必中無疑。」 到了北京應試,首場第一日,夜裏三鼓(晚上11時至次日凌晨1時),陳夔龍才接到題紙,首題是「子張問行」。「子張問行」出自《論語》,大意是子張問怎麼做才能使自己處處都行得通。孔子說:「說話忠實守信,行爲篤厚恭謹,即使到了邊遠的蠻貊之地也能夠行得通。言語不忠實守信,行爲不篤厚恭謹,即使在本鄉本土,能行得通嗎?站立時,就好像看見『忠信篤實』這幾個字顯現在前面;坐在車上,就好像看見這幾個字靠在車前的橫木上,能夠做到這樣,才能處處行得通了。」子張便把孔子的話寫在束腰的大帶上。 陳夔龍想起全部的章節,但一時思緒紛飛,雖然嘗試加以構思,但卻無從着手。他心想,已經多次名落孫山,恐怕這回又是白來一場。無從下筆,他索性打起盹兒來。 忽然,夢中有人叫他:「快起來。」當時天剛朦朦亮,陳夔龍拈着毛筆準備起草文稿,忽然頓覺筆尖飛動,文思如泉湧,不假思索,汩汩而來,他一氣呵成寫完考題。冥冥之中,似有神明相助。後來的二、三場考試也都是如此。等到發榜後,陳夔龍果然金榜題名。 後來,光緒三十三年,陳夔龍升任四川總督,請假回貴陽掃墓。他謁拜文誠公祠,而昭忠祠(清朝官方修建的陣亡官兵祠堂)就在右邊。陳夔龍入祠虔誠地禮拜,不覺百感交集。當時唐鄂生中丞已經致仕在家,請陳夔龍到文誠祠見一見。陳夔龍爲他講起修建祠堂一事的始末,唐鄂生也爲此嗟嘆不已。 (參考資料:《夢蕉亭雜記.會試之神助》)△ (有刪減)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2/6/5/7442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