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僧侣苦化缘修大寺 转生后开启前世记忆续宏愿(图)
 
德惠
 
白衣庵铭记一段和尚带着前世记忆轮回转生,完成前世未竟宏愿的传奇。(示意图)

【人民报消息】安徽亳州白衣庵,现代名称为白衣律院,是亳州第一伽蓝,中国著名佛寺之一。中国传统建筑往往讲究坐北朝南,可是白衣庵的山门朝向却是西北方,形成一与众不同的格局,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和一段轮回转生奇事有关。 白衣庵的山门朝向,原来是为了纪念清朝时重建白衣庵的山西人董继先,铭记着一桩轮回转世完成大愿的奇缘。 德升和尚重建白衣庵 亳州白衣庵最早造于宋代,当时只有一间草堂,于明末时尽毁。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五台山的德升和尚得到点化,到此白衣大士结庵之处,立志创建江北特大寺院。他化缘数十年,省吃俭用,建成大殿、偏殿十余间,取名「白衣庵」。然而,整体的工程尚未完成,德升和尚却涅盘了,修建工作便停了下来,这一年是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 轮回转生山西年轻商人 回复前世记忆 20年后,也就是乾隆二十五年,有位20岁的山西商人到亳州做药材生意,偶然间来白衣庵游览。这个商人名叫董继先,少年时曾参加科举考试,可惜落选,于是就专心从商,年纪轻轻已经致富。 董继先在白衣庵中见到佛殿和堆积如山的建筑材料,越看越熟悉,好像似曾相识,恍然间竟唤醒了前世记忆,想起了自己就是德升和尚的转世,再来到发愿的故地。他想起了前世抄写的佛经,收藏的度牒,而且能一一指出放置在哪里,他取出来阅读,真的丝毫不差。回想起这一切,董继先不禁悲从中来,伏地痛哭。 当年德升和尚戒行甚深,圆寂前因兴建寺院的宏愿还未实现,于是就发誓来生继续工程。如今,虽然建筑材料堆积如山,然而,要完成寺院的修造工程,还需要很大一笔钱,因此董继先回到家中咨询父母意见。 不料,当他的父母听他陈述了心愿后,并不意外,还告诉他:你年幼学说话时,就曾问过亳州白衣庵在哪里。在父母支持下,董继先遂捐巨资修建白衣庵,完成了德升和尚生前规划的修造工程,建成环殿经阁、藏经楼、钟楼、鼓楼、厢房一百余间,山门修了四大金刚,院中置假山,种花木,广植牡丹十余亩,寺院内外苍松翠柏,掩映红墙绿瓦,宝殿飞檐挑角,气势恢宏。 董继先还亲手书写联跋,详细自述转世而来完成前世心愿的经历。从此白衣庵的山门就朝向西北方,也就是山西的方向,纪念建造白衣庵的缘起牵系的这一轮回转世事件。(在文革十年的浩劫中,白衣庵遭到毁坏,后来在九〇年代改建的白衣律院,山门也改了方向。)△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1/9/14/73193.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