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的由来(图)
 
容乃加
 
取「三十六策(计)」的意义,即代表万物由此而始,由此而生,从而产生无穷的变化。

【人民报消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话很常见,本作「三十六策,走为上计」,凡事态发展到难以挽回的地步,思前想后别无良策,此时什么都得放下,唯有一走了事。「三十六计」古称「三十六策」,历史上真有「三十六策」吗?又为什么出「三十六策」而不是十八策、六十四策……呢?原来它和中国哲学《易》之思想有关呢。 先来说说「三十六策」的出处。这话不是纵横家大师鬼谷子的计策,也不是出自空城计借东风的诸葛孔明,它是和南朝刘宋的开国名将檀公有关连。 檀公就是沙场老将檀道济,他少小就成孤儿,奉姊事兄以和谨致称,天生很有干才,领兵打仗智勇双全。他追随刘宋高祖武皇帝刘裕创义,身先士卒,东征西战、南征北讨,所向披靡,战功彪炳。当他在世时,就像是南朝的移动长城一般,北魏对南朝出兵总也无功而返,北魏军士都很惧怕他,甚至奉他的画像「禳鬼」驱邪。 元嘉八年,兵力强盛的魏军,抢回被刘宋收复的河南洛阳等地。檀道济奉命再攻河南,在二十多天里和魏军打了三十余战,多次告捷,但是打到历城的时候,因为连日转战,粮草已经快告竭了,只好准备罢攻还朝。当时,军队中有士卒投降了北魏,并带去情报邀功,说檀军中粮食已罄。檀营的士兵也因为忧惧而士气涣散,军心大动。 檀道济心生一计,趁着夜色上演一场「唱筹量沙」糊弄敌军耳目,动摇敌营军心。他亲自到营寨中查点粮食,让士兵用斗量米,旁边的兵拿竹筹唱数,地上则摆着一个个饱满的粮袋(其实内装沙子),敞开的口子露出雪白的大米。魏军的探子连夜急急送敌情,赶早向将领报告檀营还有许多剩余粮食,魏军因而放弃追击。 檀道济趁机南返之时,命令军士都穿上铠甲,他自己则身穿一袭白服,舍马乘车舆,从容不迫地徐徐突围。魏军忧惧有埋伏不敢逼近檀军,也罢战北归。这一次,檀道济虽然没有取得屡次常胜的战绩,然而大敌当前,全军而返,使他声名大振。 南齐的叛臣王敬则说:「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南史.列传第三十五/王敬则》),说的就是檀公的这桩战事,虽然檀公雄才多策也只能一走为上。这是我们一般说的「三十六策,走为上计」、「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的出处。不过叛臣王敬则说这话的当时,是出于讥讽,「盖讥檀道济避魏事也」。 那么,为什么说「三十六策」呢?「策」和「三十六」之数可以回溯到古人用蓍草卜卦问吉凶的「揲蓍」,也称「筮」法。 古人用来卜卦问吉凶的蓍草即称为「策」。揲蓍时,先在五十根蓍草中抽出一策(一根),再将其余作两部份,然后四策(四根)一数,以定阴爻或阳爻。荀爽着《易传》,说六十四卦「策取始于干,犹万物之生禀于天」。彖曰「大哉干元,万物资始」, 干之阳气是资生万物生命的元气来源,干元用九之数,揲蓍时九之数是为三十六策。故而为何取「三十六策」的意义由此可见,即代表万物由此而始,由此而生,从而产生无穷的变化。 明末清初,有人将一些历史上的军事典故,实名凑足三十六个,名为「三十六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度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途灭虢、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计。 回归「三十六策」的源头,本义是虚数,是说计策可如天地衍生万物一般,变化而无穷。诚如《史记.褚少孙补.龟策传》所言「摓策定数,灼龟观兆,变化无穷」之意也。 (参考数据:《南史》、《宋书》、《南齐书》、《周易注释》)△ (有删减)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1/5/29/72676.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