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爲人保節得福報(圖)
 
是上天悲憫你母苦節,嫂夫人賢孝,假借我的手辦了這件事,我如何敢貪天之功。

【人民報消息】嘉興有一位讀書人姓朱,原籍徽州。幼年時聰明擅於讀書,十二、三歲時死了父母,只好放棄讀書。他的同鄉遠出到嘉興開了一座大商店,也把朱生帶去學做買賣。 凡學做生意的人都以店主爲老師。朱生勤快,辦事機敏,爲人誠篤,很受師父愛憐。朱生因爲勤儉,積蓄了百兩銀子,他從小就訂有一門親事,準備回家鄉去完婚。師父答應了,想到他的百兩銀子還不太夠,又資助他一百兩,選好日子送他動身。 走了不到十天,他又回來了,師父見他這麼快就回來感到驚訝。朱生說半途遭盜,銀子全被偷走,空手回去不能辦事,暫且再等一、兩年,稍積點錢再回鄉。師父聽他這麼一說很替他惋惜,嘆息了一番,並不知道他說的是假話。 朱生南歸返鄉時,船停碼頭,晚上住在一家旅店裏,聽到隔壁傳來兩位婦女哭泣聲,十分悲哀。他向店主打聽,店主告訴他原委。 原來哭泣的是婆媳兩人。婆婆從少守寡,撫養一子成人,並給他娶了媳婦,媳婦很美而且孝順。結婚後才一年,遭遇荒年,爲饑荒所逼,兒子去四川充當幕僚,寄錢回家來贍養母親,不足之數由他媳婦做刺繡手工貼補。最近因川軍和楚軍打仗,道路不通,至今已三年未通音訊,又遇荒年,柴米貴如桂珠,難以存活下去。婆婆不得已,準備把媳婦賣了。昨天媒人來說,有一富家子看上媳婦的美色,出三百兩銀子納她爲妾,已經成交了。婆婆兒媳互相捨不得對方,所以哭了個通宵。 朱生聽了仔細詢問店主那對婆媳的家世和兒子的姓名、年齡、相貌後,回到房裏,把錢全部拿出來,又以兒子的名義寫了一封假信,帶了去到婆媳的家門前並藉口對婆婆說:「我去川中販貨,與妳的兒子是莫逆之交。今天運貨南歸,妳兒子囑咐我把二百兩銀子和信帶來,請妳收下。」 婆婆高興得不得了,想留朱生坐一下,詳細了解一下兒子的行蹤。朱生說:「妳兒子情況非常好,發財上萬。不久就要回家來了。想來信中都詳細說到了。我還得趕路,沒時間細說了。」 朱生告辭而去,繞道回到客棧,給自己家裏寫了封信,藉口說路上被盜,婚期要推遲等等,自己返回到嘉興店裏。 一年多以後,朱生又積蓄了錢動身回鄉,仍舊住在那家客店。他向店主詢問那對婆媳的情況。 店主說:「前次我把她家情況告訴你以後,當天來了一位遠方客人,帶着她兒子家信和二百兩銀子去她家,放下以後就走了。婆婆得了錢,立即告訴媒人,取消富家的婚約。沒過幾天,她兒子忽然回來了,發了大財,有十餘萬銀子,現在已成富戶了。回想他在川中並沒有託人帶信和錢的事,不知道那封信是誰寫來的,疑心是神明憐憫他母親苦守貞節,媳婦賢淑孝順,而暗中保佑她們。」 朱生只是點頭,也沒說什麼。第二天就動身回家了。 完婚以後,在家住了一年多,啓程去嘉興商店幹活,中途又歇息在那家客店。偶然到外面隨便走一走,恰好遇到隔壁的老婆婆乘轎過來,朱生一見,趕緊躲進店裏。 不一會兒,隔壁有位先生來到客棧,邀請朱生到他家去。那位先生笑着說:「剛才聽客棧主人說你擅於書法。我要給遠地發一封信,我自己又不會寫,我的記室(祕書)有事外出了,所以來乞求先生。」朱生於是隨他而去。 他拿來信稿,請朱生照抄一遍,朱生抄寫好,交還給他。隔了一會,那位婆婆領着兒子和媳婦,裝束整嚴從裏面出來,然後婆婆、兒子和媳婦跪倒在地叩頭致謝,說:「我一家母子夫妻,如果不是大恩人,怎麼會有今天。」 朱生堅決不承認,婆婆說:「恩人親自把信和銀子交給我老婆子。今天幸喜上天安排我們相聚,才使我們不致抱憾終身。」讓兒子拿出前後兩封信爲證,又把客店主人請來,讓他鑑定。 到此,朱生才不得已承認,說:「這只是上天假借我的手辦了這件事,我如何敢貪天之功。」 鄰生就此挽留朱生住在家裏,朱生見他真心誠意,也就暫時留住下來。鄰生詢知朱生比自己大一歲,就請以兄長之禮對待。 後來得知朱生的父母都還未下葬,就說:「弟有一間鋪面,離兄家不遠。今年在店旁三、四里處得到一處地皮,就送給哥哥吧。下葬費用,請哥哥允許我一人承擔,以稍報你的大德於萬一。」朱生謙謝再三才同意。 葬事完畢,義弟留朱生主管那間店鋪,朱生不同意,說:「店東待我寬厚,中途離開他,就是背棄他的恩惠。」於是辭別了義弟動身前往嘉興。回到店上以後,正巧他的一位同鄉先他而到,已把朱生前後的事詳細告訴店東。 店東驚喜說:「我起先只以爲朱生是個誠懇老實人,沒有想到他竟還見義勇爲,而又能不傲不誇,將來必定有厚福。」因此更加信任依賴他。 到得東家年老去世時,只有一個兒子還很幼小,店東把整個店鋪託付給朱生,以十年爲期,讓他到時把本錢交還給兒子。朱生接手經營,獲利十倍。到了期限,朱生把本利結算出來,得銀數十萬,心中想到不能辜負店主之大恩,就把全部錢財分給東家的兒子一半。 後來,朱生的妻子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名嘉吉,甲戌年會考,中了亞元(第二名);二子名逵吉,中丁丑年亞元,兩人都入了翰林,都先後多次擔任顯要官職。(參考數據:《坐花志果》)△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1/5/20/7261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