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記者到了上海 報導都帶陳良宇腔兒
 
鮑光
 
2004年9月11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今天要不是中央社記者彭思舟9月11日從上海發出的一篇報導,我是不會寫這篇文章的。

前幾日,有位臺灣朋友給我送來一篇文章《臺灣白爛記者的白爛實錄》,刊登在臺灣「南方快報」的《媒體修理站》欄目中。我說我對臺灣情況不了解,他說:臺灣媒體多半都被江澤民及其人馬收買了,臺灣媒體被滲透得很厲害,許多記者在幫忙江澤民,這也就是爲什麼兩岸的媒體水準都一樣低的原因之一。

署名「jenwenan」的《白爛實錄》舉了很多例子,還分了類別,例如「社會篇」「政治篇」「國際篇」等等,他在文章開始時說「我只能說,臺灣不知道被這種記者害死多少次,簡直比中國武力威脅還可怕!」

這裏我只摘抄文章中列舉的幾個例子:

1、七二水災
 白爛記者:啊,你家被土石流淹了,心情如何?
 災民:............................

2、上次胡志強因爲員警殉職落淚時
 白爛記者:市長,你做過外交官曆練豐富,爲什麼今天會爲了這種事情掉眼淚?

3、一個小孩不小心墜樓死亡
 白爛記者問小孩爸爸:先生,你很難過嗎?

4、電視新聞裏報導一個強暴犯被咬掉舌頭,急診主治醫師很認真的說怎麼處理這個病人,而且很遺憾的說因爲延誤太久,所以沒辦法把舌頭接回去了,接下來的畫面是──

 記者訪問被咬掉舌頭的嫌犯:『請問你爲什麼會這樣做?』
 這時候畫面:嫌犯低頭沈默,畫面字幕打出:『.....(沈默)』
 『那你現在感覺怎樣?』
 畫面還是:嫌犯低頭沈默,畫面字幕打出:『.....(沈默)』

 .....到底要一個舌頭斷了一半的人除了沈默外還能回答什麼啊?

5、花蓮縣長剛剛去世了,但版本很多種:
 臺視報導他是因爲肺癌去世。
 東森記者林獻堂說他是肺腺癌去世。
 TVBS和中時電子報說他是肝癌去世。

別讓整個報社的名譽受損

記者的職業很重要,他們的報導可以純淨社會,也可以污染社會,影響整個社會的思維。所以中共對臺灣和香港的媒體滲入是無孔不入的。能收買的收買,不能收買的收購,不能收購的媒體就收買其中的記者。中共要行的正還需要幹這種事嗎?

今天我看到臺灣最大的新聞社「中央社」的記者彭思舟發自上海的新聞報導,這篇短短的報導,讓我看到了上海幫的影子。總的來說中央社在臺灣媒體中是受江氏污染最少的,我希望中央社的主管對自己的僱員要約束,報導要公正,否則整個報社的名譽將受損。

現在我把這篇以《北京奧運瘦身節省經費 但返工代價不可免》爲題的報導全文刊登如下:

(中央社記者彭思舟上海十一日電)有鑑於舉辦奧運過的國家,在建設奧運場地上開支太大,造成財政負擔,中國高層有意將北京奧運場地經費「瘦身」處理,目前在體育場的項目上,原本總造價爲四十億人民幣,現在已調整爲三十億人民幣。不過,因經費減少導致建築結構調整,原打樁基礎需廢棄,返工代價已不可免。

中國新領導班子胡溫體制,爲有別於過去領導風格,特別標榜一切行動必須從民衆基本利益出發,政府開支也強調簡約。因此,原本懷抱「擁有世界第一流體育場」夢想的北京二零零八年奧運,也展開瘦身行動。北京官方近日提出「關於奧運場館建設情況的報告」,其實就是一個經費節省方案。

不過,由於調整建築節構,原打椿基礎需廢棄,爲此另外需要增加開支。(完)

這篇報導用「爲有別於過去領導風格」「特別標榜」的字眼來否定施行宏觀調控是爲了挽救中國經濟崩潰而爲的,是爲了老百姓着想的。

報導說展開奧運場地瘦身行動「其實就是一個經費節省方案」,但是報導用「因經費減少導致建築結構調整,原打樁基礎需廢棄,返工代價已不可免。」「由於調整建築節構,原打椿基礎需廢棄,爲此另外需要增加開支。」 來否定瘦身行動節省了經費,爲溫家寶的「宏觀調控」舉措戴上了一頂「居心叵測」「別有用心」的帽子。

請中央社不要再出現這種問題

中央社記者郭玫蘭臺北九日電,關於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是否在十六屆四中全會交出軍權的問題,來自中國的消息指出,宏觀調控與政治體制改革成效,將是影響江澤民是否辭去軍委主席的主因之一。

誰在努力阻止宏觀調控和政治體制改革?誰在自己一邊禍國殃民,一邊指使那些被收買的「海外、港澳臺」媒體、記者寫報導來證明溫家寶的「宏觀調控」是錯誤的,應該下臺?

看完這篇報導之後,第一個念頭就是:怎麼,連中央社記者到了上海也被腐蝕得帶着陳良宇腔兒了!陳良宇們在上海已經臭不可聞,給上海人民唾棄的壞人幫腔不等於敗壞自己的聲譽嗎?

如果說由於網絡封鎖,大陸有人受欺騙還有情可原,臺灣是個開放的社會,什麼真實的消息都可以看到,如果再出這種新聞就是別有用心了。中國老百姓歡迎幫助中國好的記者,不歡迎進來幫助攪局的記者,大陸已經夠亂糊的了。別的媒體我暫且不說,今天我想提請中央社社長注意這個問題。


 
分享:
 
人氣:15,665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