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胡平對權力交接黑箱作業的冷嘲熱諷
 
胡平
 
【人民報消息】中國官方的新華社星期天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全體會議最近做出決定,將向中共15屆7中全會建議,11月8號召開中共第16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共內部權力鬥爭

據美國之音8月25日報道, 最近幾個月來,有關中共最高領導人江澤民有可能戀棧不去、引發中共內部權力鬥爭的消息在海外不徑而走。對於中國民衆和海外輿論普遍關心的中共最高領導人權力交接的問題,新華社沒有提供任何消息。在紐約出版的華文政論雜誌《北京之春》主編胡平表示,中國官方的新聞媒介幾十年如一日,廢話連篇,不報導公認的消息。胡平說,中共16大由原先傳說的9月召開,推遲到11月召開,大約跟中共領導人江澤民在10下旬訪問美國有一定的關係。胡平說:「我想,這一次中共16大推遲到11月召開,而原來各方面得到的消息是9月份,這估計跟江澤民在10下旬訪問美國有一定的關係。因爲只有這樣,他在訪問美國的時候才能頂著所有的頭銜。」

江澤民退不退?

中國官方的新聞媒介在星期天的宣告中,對執政黨最高權力的交接問題避而不談,更增加了人們的猜測。進幾個月來,官方媒體對中共領袖江澤民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宣傳。一些觀察家認爲,這種不遺餘力的宣傳具備了所有的鼓吹個人崇拜的特點,暗示江澤民準備老當益壯,不墜青雲之志,繼續執掌中國頭號實權職位。還有的評論家則認爲,這種極盡溢美之辭的宣傳,正顯明了江澤民打算功成身退、把權力交給只內定接班人胡錦的意向。

《北京之春》的主編胡平說,在他看來,中國官方新聞媒介對江澤民的這種吹捧宣傳,其實是江澤民進退兩克的一種策略。現在還很難說江澤民到底是要進還是要退。胡平說,江澤民到底是要垂簾聽政,還是真正隱退,在中共16大之後短期內就可以見分曉。胡平說:「我覺得這個在短期內就可以見分曉。當然,江澤民如果把[執政黨共產黨]總書記和軍委主席的職務都退掉了,而胡錦濤把這兩個職務都接下來,而且接了這兩個職務之後還要接下國家主席的職務。這些職務假如是全面交接,我就認爲江澤民垂簾聽政的可能性非常小。假如他只交出一項職務,還保留軍委主席,我們就需要觀察一段時間。但是,觀察的時間不會長,頂多半年,就可以見分曉。」

胡平說,由於胡錦濤不是江澤民自己挑選的接班人,所以,江跟胡的關係是非常特殊的。在這種特殊的關係中,江大概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徹底痛快地交權,彼此都做個順水人情,今後彼此照應。另一種是儘快把胡錦濤廢掉。胡平說,不管是那種選擇,江澤民都必須儘早做出,無法拖延。

黑箱作業

中國執政黨和國家最高權力的交接由十幾個人祕密進行交易,13億中國人民只能被動地等待極少數人黑箱祕密作業的結果。西方新聞在談到這一點的時候,總是冷嘲熱諷。學者和評論家劉曉竹說:「這也是事實。這也顯示了中國政治體制面臨進一步開放的必要性。這就是權力交接要透明化,要給中國老百姓一個交代,要有中國更廣大的人們的參與。」

胡平在談到西方新聞媒體對中國權力交接黑箱作業的冷嘲熱諷時說:「作爲一箇中國人,我們應該爲這件事感到非常丟人,非常羞恥。在決定13億人命運的問題上,只有不超過十來個人的小圈子擅自做出了決定,其他的人連情況到底是怎麼回事,連知情的權利都沒有,更不用說去參預,去決定。我覺得,這在21世紀,對中國這個文明古國是非常令人羞恥的事情。這也更使我們每一箇中國人考慮怎麼樣及早地結束這種狀況。」這是《北京之春》的主編胡平評論中共決定在11月8號舉行第16屆全國代表大會。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8/26/2268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