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时事杂谈——“上行下效”
 
静观
 
【人民报消息】“上行下效”这句成语来源于春秋时期,相传齐景公自从贤相晏婴死了之后,一直没有人当面指谪他的过失,因此心中感到很苦闷。有一天,景公欢宴百官,并以射箭取乐。每当齐景公射一支 箭,即使没有射中箭鹊的中心,百官也都高声喝彩:“好呀! 妙呀!”。事后臣子弦章对景公说:“这件事情不能全怪那些臣子,古人有话说:“上行而后下效。” 后人便把“上行下效”来形容上面的人喜欢怎么做,下面的人便也跟着怎么做,再往后,人们渐渐将“上行下效”专指一些不好的事情,也把它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

当今社会贪官当道,腐败现象比比皆是,同时社会上还要许多不良现象,不正之风,可大家对此都变得越来越麻木,多数时候就以“上行下效”来找借口,言外之意是上级官员都这么干了,全社会都这样干了,我不跟着学怎么能行呢?被判死刑的成克杰,“慕马”还有许多被挖出的贪官们也一定心里忿忿不平,他们一定想这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上面更大的贪官们为什么没人管?难道这一切都只能怪罪于“上行下效”吗?笔者以为这种论调有些太过偏颇了。

的确,目前社会上的许多问题,中共最高层的几个人罪责难逃,大家包括那些以“上行下效”为借口的人,是否应该想一想,你们虽然有上级领导,你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另外一些人的“榜样”呢?即便你无权无职,一介平民,你也还会有家庭、有子女,大家是否想过,我们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不也是在某种程度上被“下效”了吗?那么要是自己有什么不正当的行为,难道不是也影响着一些人,从而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吗?再若有更加严重的,不就成了“为虎作伥”吗?当前社会是是非非,谁又能真的置身世外呢?

再若深究,大家真的是什么事情都是“上行下效”吗?说句笑话,如果真是这样倒也是好事,那真的是可以“政令通达”,有错误也可轻易地追究出谁该负责了。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人都有私心,所以遇事都会从自身利益出发,“上行”若对己有利则效仿,否则便敷衍了事。更有甚者,有些人别有用心地将“上行下效”发展成了“上级的命令不得不执行”。其实这是在为自己的某些行为找借口,骨子里其实是害怕自己的利益、前途受损失。明知“上行”是错,但出自私心而“效仿”,而且又想为自己的行为开脱。海南那位听命于上级命令开枪打死村民的治安员将违法的指令看得大于国法、大于人命、大于自己的良心,无非也就是自私之心作怪,害怕自己的利益损失。还有那些虐待打压炼法轮功的老头、老太们的恶警们,大多也都说“上面的命令不得以…”,他们为什么明知不对而为之,追其根据,也是因为自私之心。

平心而论,私心人人皆有,或大或小。从另一方面讲善心也是与生俱在的。二次世大战时的“辛得勒名单”大家一定早已熟知,那个甘冒生命危险的德国人,不正是放下自私之心后,才可能做出令人感动的善举吗?就说近一点,大家都知道“雷锋”、“孔繁森”,哪一个不是放下私心,一心为了他的典型,这也正是他们可以不以“上行下效”为借口或为行动准则的根源。古语:“万事存乎一心”,“上行下效”本身并无对错或正负之意,就看用者本身的用心如何了。

社会上的各种不良行为,大家都深恶痛绝,为什么就不能从自己作起,每遇一事是否可以尝试着放放自己那颗自私之心,这样也许是一个好的开始。“上梁不正下梁歪”确有一定道理,但从另一方面讲,如果“下梁”都正了,那歪歪的“上梁”哪有地方放,它自己就垮了,毕竟万丈高楼起于基础,每个真正的爱国者,真正的有识之士不应该认真思考一下吗?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1/13/18348.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