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思想改造」爲何總在一夜之間完成?
 
孟波
 
【人民報消息】帕斯卡爾說:「人的全部尊嚴就在於思想。人最崇高的歡樂就在於思想。」因此,相應地,人最大的恥辱就莫過於思想的權利被剝奪,人最大的痛苦也莫過於思想被壓制。

然而如果考察一下知識分子的歷史,就能發現知識分子所遭受的被剝奪思想的恥辱實在不勝枚舉。布魯諾、哥白尼、索爾仁尼琴、哈維爾、馬寅初、顧準、張中曉……這樣的名字可以開列一長串。他們爲堅守「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乃至生命,贏得了後人和歷史的尊重。

然而,似乎還有一類思想者,他們原本都是泰斗和大師,都是學術自由和思想獨立最有力的捍衛者。但是,在突然到來的「思想保衛戰」中,他們卻退守得比所有人都要快,一夜之間就背叛了自己所標榜的「自由和理想」,搖身一變成了「思想改造」的先鋒,遭到後人和歷史的嘲笑。

這是幾個大家再熟悉不過的例子:

1966年4月14日,郭沫若在人大常委會第30次會議上發言說:「幾十年來,一直拿着筆桿子在寫東西,也翻譯了一些東西。……但是,拿今天的標準來講,我以前所寫的東西,嚴格地說,應該全部把它們燒掉,沒有一點價值。」

社會學家費孝通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恨不得把過去的歷史用粉刷在黑板上擦得乾乾淨淨,然後重新一筆一筆寫過一遍。」

歷史學家翦伯贊自殺前,口袋裏的遺書寫到:「我實在交待不去(出),走了這條絕路……毛主席萬歲,毛主席萬歲,毛主席萬萬歲」

梁漱溟致信毛澤東稱讚文革:「主席此番發動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運動,使廣大羣衆振起向上的精神,鄙視資產階級,恥笑修正主義,實爲吾人渡入無階級的共產主義之所必要。」

……

每當看到這些歷史的時候,我就想,這些曾經叱吒風雲的人物昨天還在標榜學術的自由、思想的獨立,但一覺醒來卻主動地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沒有合理的邏輯推理,也沒有事先遞嬗的徵兆。不禁讓人產生疑問,爲什麼思想改造能夠在一夜之間完成?

難道這些思想者的「懺悔」全部發自肺腑嗎?如果他們不是自願,那又是什麼原因誘使他們甘願放棄思想呢?

分析起來,似乎只有這樣兩種可能:一,這些思想者的懺悔,的確是痛改前非。但是這裏有一個問題無法解釋。衆所周知,這些大師和學者,有着成熟和穩定的世界觀和學術觀,其學術框架和理論體系系多年逐漸形成和打下,一夜之間全部推翻或者徹底改造,這從學理上說不過去。二、這些成功的「思想改造」只是一種假象,一種「陽奉陰違」,一種「僞懺悔」,一種武力下的「屈打成招」,或者只是一種保全的策略。

後來,郭沫若曾爲自己申辯:「我那是鳳凰自焚,求得再生的意思。」然而,郭沫若的至交宗白華先生對此卻說:「哪裏是什麼鳳凰再生?全是逢場作戲,支支吾吾矇混過關。歸根結底,無論郭沫若還是巴金還是什麼別的人,恐怕大半都是爲了保全自己,屈膝求饒。這不是什麼真懺悔,而是假懺悔和愚懺悔兩結合。」

宗先生一針見血。後來大量的回憶錄、懺悔錄證明了這一點。在回憶錄中,知識分子都在爲自己辯白,痛覺今是而昨非。這些回憶錄尤以巴金先生的《隨想錄》和韋君宜先生的《思痛錄》最爲典型。

看來,思想改造能夠在一夜之間完成,靠的是「武器的批判」,或者說是暴力。

愛默生說過:「人的思想如果不能改變的話,暴力並不能解決問題。」暴力的確不能最終解決問題,但是,暴力的力量決不能小覷,很多棘手和看似無法解決的問題它都能在一夜之間暫時解決。要知道,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像布魯諾、張志新一樣,面對屠刀、火刑架可以無所畏懼。「每一個人的身體都可以說是脆弱的,會感到疼痛的,每個人都有生理上最厭惡的東西。每個人都有一幅『可憐的、軟弱的、即使令人討厭也很難擺脫的皮囊』」。說到底,對思想的控制和改造,最有效的方法還是對身體的「控制和改造」。

兩個兒子先後在改造中被害和自殺,郭沫若除了接受改造之外還能有更多的選擇嗎?

可不可以這樣說,中國知識分子的歷史,幾乎就是一部通過控制生理來改造精神和思想的歷史。久遠的不說,自1951年以來,「思想改造」運動隔三差五一次,「知識分子勞動化」、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接受再教育」、「五七指示」等等。再加上批電影《武訓傳》、批梁漱溟、批《紅樓夢研究》、批胡適思想、整肅胡風反革命集團等等,一個高潮接一個高潮。其實,思想運動並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並不是按照思想的遊戲規則行事。茨威格說:「思想家之間的分歧只應該用思想的工具來處理。」,但是這是些什麼工具啊,遊街、坐飛機、苦役、坐牢和殺頭。因此,很多思想者如果不在一夜之間、甚至用不了一夜就主動投降,那就奇怪了。

歐里庇德斯說:「所謂奴隸,就是一個不能發表自己思想觀點的人。」但是,當你必須在當奴隸和死亡之間選擇其一的時候,您能怎樣呢?選擇奴隸還是選擇死亡?布魯諾、張志新、李九蓮選擇了死亡,人們景仰他們,歷史記住了他們。但更多的人選擇了奴隸,雖然我們在情感上唾棄他們,雖然他們爲自己作「畢竟是書生」的表白時我們很不屑,但是在理智上我們卻不得不同情他們。

只要這個「不讓人發表思想觀點」的「奴隸制」還存在一天,就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奴隸」出現。讓我們一起詛咒那個萬惡的「奴隸制」吧。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8/1/14782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