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現代西方文明對道的迴歸(一)
 
化外
 
【人民報消息】大話道家道教

中國的古代哲學諸子百家,數道家最爲神祕、受的歪曲誤解最多。道學起源莫衷一是,雖推黃老爲祖,實際上「黃」是拉大旗作虎皮,「老」是有名無實。張角創太平道、張道陵開創五斗米教,都在漢末亂世,是道家歷史上最早的現代意義上有組織、有規章制度的宗教。但張角的黃巾起義失敗,太平道遂絕跡;五斗米教有兩大特點,一是政教合一,一是嗣姓單傳。在四川搞政教合一的張魯被曹操收降,後世張天師隱居山西龍虎山,斷了濟世的念頭,潛心修道。從此修道便成了個人行爲,注重自我修煉,訣竅、經藏多爲師徒單傳,不像佛教廣發佛經,大講普度衆生,因此也帶上了一層神祕色彩。兼之公認出自黃老祖師的經典只有一本《陰符經》、一本《道德經》,所以後世道士有充分的創作餘地,一知半解,一鱗半爪,似是而非之見,皆成經藏,北宋編輯《道藏》,凡4359卷,至金代補編《大金玄都寶藏》,擴至6455卷之浩瀚,周易、巫術、五行、佛學、儒學,魚龍混雜,繁瑣無限。也許是因爲祕傳的傳統,道教經藏多用詞晦澀,反虛爲實,「開爐設鼎,取鉛投汞」等等,如何開火、取投之手法、連鼎爐的尺寸都說得詳盡,比真的還象,卻又似是而非,倘私偷自得,無明師點破,則難免誤入歧途,自食偷師之果。實際情況果期不然,修煉祕籍逐漸傳世,後世蠢材急功近利,臆想胡推,於是出了很多練外丹、外陰陽採補的邪門外道。入世之所謂修道者,多爲招魂畫符、賣長生不老丹、治陽痿早泄之類的遊方術士,害己騙人,給道教蒙上一股陰邪之氣。長春子邱處機身爲全真七子之一,長春教派之首,在宋元交戰勝敗未決之時,率十八弟子傾巢出關投金,被成吉思汗賜璽書稱爲「神仙」,雖有勸其不可殺戮之說,卻是空口杜撰,亦爲後世所不屑,對牛鼻子道士的名聲有害無益。二千年道教歷史,八仙過海之類的神話傳說頗多,但從留世文字看,融會貫通道釋儒三家哲理、又精通修煉之法、玄機直講、言行一致遠離功名者,當推宋末邋遢道人、龍虎山張天師傳人張三丰張君實(明史作「寶」)。史載張三丰行蹤不定,神龍見首不見尾,元朝、明朝諸皇帝多番昭請,從來連影子都抓不着,「終莫測其存否也。」金庸在《倚天屠龍記》裏演義武當派,說張三丰開山立派,卻是當不得真的。

總體說來,道教傳世,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紕訛多於精髓,誤世甚於度人。

開篇說黃老之學「黃」是拉大旗作虎皮,「老」是有名無實,此言何來?軒轅公孫本是「有熊國」彈丸之地原始部落酋長,被後世穿鑿附會,吹成中華民族開化之先帝,名氣自然大得嚇人,但有關記載全是胡吹大氣的神話,傳世的《黃帝陰符經》、現代在長沙老子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黃帝四經》,雖然掛黃帝的名頭,但除了這兩個字以外,並沒有佐證能駁斥別人對其知識產權的質疑。

老子(李耳、李伯陽,河南鹿邑生人)一生從不收學生、辦講座、寫論文,不像孔夫子那樣一天到晚追名求利網羅門徒追求物質享受,也不像傳說中的高人逸士四海雲遊,在周文王手下作個清湯寡水的守藏史(國家圖書館長),足不出戶,卻也聲名遠揚。據《史記》載,孔子與之有過一面之緣,談及老本行得意之作--禮學,被李館長不客氣地教訓了一頓,心服口服。後來要出關遁世,關令尹喜求請再三,說您這就要離開我們了,無論如何得請您給我留幾個字,於是寫下《道德經》五千言,騎青牛絕塵而去,莫知所終,據說後來成了太上老君,青牛卻不學好,下世當牛魔王,跟着厲害婆娘和孫猴子作對,全不顧兄弟義氣,那是後話。老子之說,以柔弱靜虛、無知無爲爲本,而後世道士,至少從入世的部分人來看,多沉溺於易理雜學、陣符邪術,自修之人也只知修煉內丹、延年益壽,全然忘了入世積鉛的緊要。


道:不可知的終極真理
《道德經》的來歷比較清楚可信,言簡意深,玄機不可盡知,是道家的根本。但是隻因「無爲」二字,多被急性子的人視爲消極。如果在科技進步、講進取講奮鬥的今天有人呼籲按道家原則治國立身,不免要被愛國賊們的唾沫淹死。而後世研究道家的人們,總不忍道家的精髓被唾棄,於是千方百計從「無知」「無爲」「不爭」「不取」的後面翻出各種積極的詮釋,努力把話給園過來。好在《道德經》是寫給關令的,其中自然有些關於治國用兵的說法,但也只是例子,歸根到底是爲了說明以靜以柔以弱爲下的道理,所以這話園起來總也不如人意,消極的陰影總是揮之不去。

其實,如果不看道家修煉之術的話,道家哲學按現代的劃分屬於自然哲學,注重對自然終極真理的分析和揭示,而不講功用,不作善惡好壞之評判,不像儒家作爲社會哲學,以功用爲本,有所貶有所立,處處指手畫腳。老子逍遙不取,孔子誨人不倦,都是言行一致;道士隱世自修,儒士求學做官,也是必然。

首先,道是不可知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湛兮其若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其上不 ,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古之善爲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惟不可識,故強爲之容。」
「道之爲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爲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爲之名曰大。」(最後一句現代有人解爲星球形成過程或者大爆炸前的宇宙,竊慄扯其蛋而不知其遠也。)

總而言之,雲山霧罩,說不清道不明。從對孔老師的訓斥和對「禮」的鄙夷看,李館長不是個講謙虛的假道學,既然他說「吾不知」,綜觀全文,意思應該是「不可知」。但這個「不可知」顯然是「不可盡知」,而不是「盡不可知」,可以通過天地萬物的觀察對其特性管中窺豹,推知一二。要不然他寫《道德經》幹什麼?

那麼「道」這個不可盡知的終極真理有些什麼特性,或者更準確地說,普適性的表象?超越道德、功利性和目的性,不仁不義,無德無禮,但平衡強弱長短,致簡守一而生萬物萬象,柔弱靜虛而恆長,低下無知而主萬物。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爲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所惡,故幾於道矣。……夫惟不爭,故無尤。」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爲一。」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爲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伐故彰,不自是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故善者果而已矣,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不敢臣。候王若能守,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由川穀之於江海。」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爲主,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爲主,可名爲大。以其終不自爲大,故能成其大。」
「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
「道常無爲而無不爲。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鎮之以無名之樸,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爲而無以爲;下德無爲而有以爲。上仁爲之而無以爲;上義爲之而有以爲。上禮爲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故貴以賤爲本,高以下爲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爲本邪?非乎?故致譽無譽。」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爲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爲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爲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爲之益,天下希及之。」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爲天下正。」
「爲學日益,爲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爲。無爲而無不爲。」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翻來覆去講了半天,首先講的是有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無好無惡、無情無義的客觀規律。這點在熟悉現代科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2/26/12002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