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唐外长的突破
——陈水扁终于完成了从一把交椅到一个人的进化过程
 
作者 LG
 
【人民报消息】唐外长说:“我从来不重视陈水扁的发言,我很藐视他,因为他的嘴里说不出真话的,他讲的都是谎言。”

唐外长这一通言论,引起了传媒界与评论界的极大关注,注意力大都集中在“不重视”和“藐视”这两个词儿上。然而依拙见,用这两个词儿,当然表现了唐外长的个人素质。不过媒体和评论界没有注意到,唐外长这几句话出现了一个重大突破,这一突破在于他用了“陈水扁”三个字,这是一个新的“提法”。

在北京,党官无论大小,都有非常敏锐的政治嗅觉和与中央保持一致的政治自觉,外交部官员更是如此,因此他们都非常重视“提法”,时刻注意使自己的言行与中央的“提法”保持一致。查一查自陈水扁竞选和当选总统以来的中共官方文件对他的“提法”,就可以发现唐外长的这一重大突破。

说到“提法”,得回顾一下最近的历史。想当年阿扁参加竞选,中共文攻武吓,力图影响乃至主导台湾的大选。阿扁是民进党,台独分子,中共恨不得生啖其肉。公开的威胁怕犯众怒,于是借御用学者的口来转述当局的辱骂与恐吓。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员李家泉在CCTV说,陈水扁上台必然导致战争。这种话,显然不是学者的身份可以说出来的,因为他自己实在没有那样的实力。中共想以战争恐吓台湾人,让他们别投阿扁的票。结果呢,事与愿违,历史重演,上次射导弹支援了李登辉,这次恐吓又帮助了阿扁。这是怎么了?中共的智囊们,一定在那儿百思不得其解。所以李家泉在阿扁上台后又对媒体说了些给当局也给自己找台阶下的话,往后,官方媒体也就不再找他了。这就是御用学者的可怜。

中共在大陆恐吓人民已成了习惯,而且每恐必得,无往不胜,于是把这条件反射用来对付台湾人。殊不知隔着一条海峡,效果就大不一样。智者千虑,还是有失的时候,这就是中共的智囊们没有算计到的地方。治下的臣民对于暴君,惹也惹不起,躲也没处躲,恐吓因此奏效。距离给人胆量,好比俺在北京骂布什,骂普京,他实力再强也只有干瞪眼。俺在美国骂萨达姆,骂拉登,他再流氓也只好双脚跳。有了距离,碰到挑衅的,计算一下自己的实力,实力相当,跟他干一场。打不过他,不理他他也没辙。这种距离效应在两岸关系中起了作用。中共的恐吓对台湾选举的影响是什么呢?反对中共的人,心更铁了。动摇不定的一般民众,看到这里的和平选举你都要打,想到等到了你的治下,还不知道怎么被你蹂躏呢。于是也铁了心支持反对者。有同情心正义感的人,看到这般的以强凌弱,投哪一
边的票,不用说也知道。中共真的应该反思,改弦易张,放弃武力了。哪一位中共领导人宣布在台湾问题上放弃武力,就是中国对世界和平的最大贡献,他必得诺贝尔和平奖。这奖的重要性不在于那一大笔钱,而在于和平,两岸人民不用牺牲生命了。

一说历史就扯远了,回头接着说“提法”。记得李家泉在CCTV上提了陈水扁的名字。这是一个提法。然而阿扁一当选,在中共官方公开的正式文献和发言中,“陈水扁”这三个字就从此消失,代用的“提法”是:台湾当局新领导人。三个字就干了的活儿,为什么要八个呢?这是因为当初骂人骂得太厉害,话说得太狠。说只要陈水扁上台就打,可陈上台了又没打,连回旋的余地都没有了。跟陈对话呢,不好意思自取其辱,自己对自己没法交代,在老百姓面前就更没脸皮了。于是用鸵鸟政策,假装没不知道这新领导人姓什名谁,好继续说狠话。

唐外长这次说出了“陈水扁”三个字,不重视归不重视,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可是有姓有名了。唐外长藐视陈水扁,但至少还是把阿扁看成了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座位,一把椅子,这就是一个突破,一个新的“提法”。希望这是一个真正的突破,而不是唐外长一时口误,在做了若干内部检讨之后,又恢复了过去的“提法”。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12/22/17869.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