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最好的投资是什么?
 
似通
 
【人民报讯】据千龙新闻网报导,银行存款利率尽管已低得可怜,还要征收20%的利息税,但存款仍在增加,物价仍在下降。为什么?人们投资的积极性不高。大家不愿投资的原因多多,这里不赘述。有一点,笔者有同感,就是觉得赚钱越来越难,不知道投资什么可以投入少,见效快,本微而多利。

一本万利的投资有没有呢?国务院总理的话恐怕最权威了。朱镕基今年在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借别人之口给我们指点了“迷津”——有的地方流传这样一句话:“买官是最好的投资,可以获取最高的回报。”紧接着,朱总理对从事这种投资的人进行了严词抨击:“当上官以后,他就以各种手段和名目去聚敛钱财,这是极为严重的腐败行为,必须坚决制止。”

李乘龙一个小小的七品玉林市委书记,在任不到五年,搜括民脂民膏1666万,日均“收入”一万元;成克杰从1993年开始受贿,也不过五年光景,和情妇即共同“获利”4000多万元。这样的高回报好生了得,谓之“最好的投资”端的不虚。如此这般,“买”“卖”自然兴隆。据浙江省纪委的统计,该省近年“落马”的24名县市一把手,其中四分之一有卖官行为,官卖得最多的是原富阳市委书记周宝法,1996年4月,他听说自己即将调离,就突击提干,一口气提出了20多名拟提拔的干部。而在安徽阜阳市百姓中则广泛流传着原市长肖作新夫人周继美开出的“官价”:一般科局级5万元,要害部门的一把手10万元,可以说是在明码标价地卖官鬻爵。市长如此,市风可知。有位家在阜阳农村的田三,在城里卖大馍发了财,听人说在公安局花20万元可买一个科长之职,便取20万元,用塑料袋装上,送到公安局,果然如愿以偿!

而卖官者不干不净,买官者自然多卑鄙龌龊之徒了。“最好的投资”和最大的腐败穿着一条裤子。买官的人自不会为老百姓着想,他念兹在兹的是自己的“投资”及其回报,他眼睛盯着的是做官后在投资立项、工程承发包、土地批租出租、逢年过节等方面能得到什么好处。抱着“买官发财”的念头混进干部队伍中来,官一到手,潘多拉的盒子也就打开了,官位和权力只不过是买官卖官者(买官者到一定时候就摇身一变而成卖官者了)贪污受贿的手段与护符而已。为什么说吏治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因为“官”一到了买卖的程度,腐败就会加快繁殖的速度。

而偏偏官又是那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官是我们事业的决定性因素。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先治官,治党治官务必从严。邓小平曾语重心长地告诫:“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可惜没有起到振聋发聩的效果。为什么说今天反不反腐败是生死抉择?因为“物必自腐,而后虫生”。“亡党亡国”亡于谁之手?恐怕首先是亡于党内人之手,亡于贪官污吏、腐败集团之手也!(http://renminbao.com)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9/26/3618.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