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无用、让路、陪钱「三论」毁坏着「长城」
 
【人民报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60、70年代间,为维护国家安全、防止外敌入 侵,我国曾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边(海)防及内陆的战略要冲 等地构筑了大量的国防工程。几十年来,这些工程在各级党、政、军及 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和大力协助下,大多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发挥 了应有的作用。

然而,记者前不久在部分省区进行采访时亦发现,随意 破坏国防工程的现象在某些地区严重存在———   工程掩体遭劫难 国防工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永备军事设施,为增强抗打击能力,多以钢 筋水泥筑成的坚固掩体(如射击工事、坑道、洞库等)为核心。掩体如果 遭到毁坏,其功能和作用轻者会大大降低,重者则将失去存在的价值和 意义。

记者在一些被毁坏的国防工程现场看到,掩体被挖、被炸的情 况相当严重。如南方某地的一建设工地,开发商为图施工方便,在未与 任何主管部门打招呼的情况下,擅自将工地内的一国防工程掩体炸毁, 翻倒的混凝土残骸,至今仍兀立于工地一角;在临海某地的一个采石 场,记者看到一被炸毁而翻倒在海滩上的机枪工事,随着潮涨潮落,时 而浮出海面,时而踪迹全无。   

设施功能被削弱

任何国防工程,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如战斗工事主要是用来隐蔽地发扬火力,防护工程主要是用 来保护人员和装备等。而这些设施功能的强弱大小,既取决于工程本身的位置确定、建筑质量等,也与周 围的环境有着密切关系。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城乡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近年来, 一些原本处于穷乡僻壤的国防工程,却被一些乱搭乱建的建筑物等严密包围,原有的功能和作用被大大削 弱,少数甚至丧失殆尽。记者在北方某城市依山而建的某居民小区就看到,一处始建于70年代末的“排防 御阵地”内的十多个射击工事基本处于楼房的包围之中,其中一重机枪工事距前面的楼房不足两米,几乎 无视界、射界可言。据军队有关部门介绍,这种情况在全国不少地区都有存在。   

工程位置被暴露

国防工程作为一种特殊而重要的军事设施,为确保战时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平时的保密(隐蔽)工作不 可忽视。尤其是对其具体位置,更不能随意暴露。然而在少数地区,随着城镇建设的大兴土木、工矿企业 的开山挖路、旅游单位的寻觅名胜,等等,原本一些隐蔽伪装很好的国防工程相继暴露出来,甚至少数成 了游人如织的观光热点。记者在北方某地一采石场看到,一些个体采石户为了开采更多的石料,不顾周围 国防工程的存在,随意开山放炮,直炸到某炮阵地的坑道突兀于山梁之上方才住手。当驻地部队前去查处 时,该采石场的老板竟指着裸露于山梁之上的坑道讲:“那不是好好的立在哪吗?我又没炸掉它。”

工程设施被占用

国防工程是战时供军队作战使用的特殊工程。为了保证其良好的使用状态,平时是不许任何地方单位及 人员未经许可而使用的。然而在少数地区,一些单位和个人却不顾国家有关法律和当地政府、驻军的规 定,随意挤占或挪用国防工程。记者在某地一处国防工程看到,当地居民为图工作和生活方便,未经任何 主管部门同意,就将一设防工程打开搬了进去;而在北方某城市,一座居民楼上的群众也善于“开发利 用”,将楼底下的一设防工程打开,当成了冬暖夏凉的储物“仓库”。   

工程体系遭破坏

国防工程作为一种战时使用的军事设施,通常是由掩体、坑道、洞库、道路、通信设备及周围环境等构 成的一个完整体系,各组成部分间相互联系、相互依托、缺一不可。可令人遗憾的是,在少数地区,一些 单位和群众虽对掩体、坑道、洞库等的重要性有所知晓,在施工生产等过程中也能注意保护,可对一些附 属设施以及周围环境的保护却常常忽视,造成损毁严重。如某地一油库只顾往来方便,将自己的油灌建在 离某火炮工事不足50米的地方,不仅间接削弱了炮阵地的防护能力,而且对自身战时的安全也十分不利。此外,像损毁通信线路、输水管道及阵地进出路等情况,在不少地区也有存在。记者在某地一国防工程处 就看到,由于开山炸石,通往这一阵地的道路已被滚下的山石堵住,连小型越野车都无法通过。   

调查附记:根子出在“三论”上 国防工程是国家为满足国防需求,在平时构筑的各类永备工程。如永备阵地工程,大型指挥工程、通信 枢纽工程等等。以往的战争实践表明,国防工程,对于奉行积极防御战略的国家来说,其作用和意义十分 重大。因此,在我国保护好这些国防工程,应该成为政府和民众的自觉行为。特别是在1990年国家颁布 《军事设施保护法》之后,这一问题更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那么,现实生活中,国防工程遭毁坏的现 象在少数地区为什么会时有发生呢? 不能否认,国防观念淡薄、急功近利思想严重以及保护力量不足、军地协调不够等,确是导致国防工程 遭破坏的重要原因。除此以外,国防工程之所以在个别地区屡遭破坏的根子,还是出在地方一些同志脑子 里对国防工程存有的偏见上。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就发现了以下几种较为突出的思想认识偏差:

一是“无用论”。我国现有的许多国防工程是在60、70年代为应付当时外敌可能的全面入侵修筑的。站 在今天的角度看,其中少部分工程的价值和作用确实有所削弱,个别的可能真的会变得无用武之地。但必 须看到的是,在战争危险依然存在的今天,我国绝大多数的国防工程仍居于不可或缺的地位,即便是极少 数丧失了原功能的工程设施,也完全可以通过改造利用,发挥出新的功效。如一些因城市扩(新)建等进入 城区内的战斗工事,其作战效用虽大大降低,但防护作用仍在,通过相应的改造和转隶,完全可以作为战 时疏散隐蔽人员和物资的人防工程。更何况,国防工程的有用与否,是要由军队有关部门来确定的,不是 随便什么单位和人员就可自作主张废弃的。然而,就是在这个本不是问题的问题上,地方一些同志,包括 少数领导同志却错误地认为,现代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产生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 国防工程,尤其是内陆地区的国防工程已没什么用处,与其放在那风吹雨淋、白占地方,还不如给经济建 设和城乡发展提供方便为好。这可以说是导致国防工程被毁的首要因素。

二是“让路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已为我们党的基本路线所确定,其它工作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 是完全应当,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服从和服务绝不是说对其它工作可以弃之不顾,尤其是对国防建设这一 事关国家安危和民族兴亡的大事来说,不但不能削弱,反而要协调发展,不断增强。这也是我们党的三代 领导核心所反复强调和要求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却有不少同志曲解了发展 经济与国防建设的关系。认为前者既然是“中心”和“首位”,那么后者就应无条件的服从和让路。于是在 实际工作中,一但遇到二者发生矛盾时,不是尽可能采取稳妥和周全的办法去处理,而是简单地做出“国 防让路”的决断,结果导致不少国防工程在当地经济建设活动中被随意损坏。如某市一房地产开发商在向 记者解释其毁坏国防工程的原因时就讲,我这个建设项目投资达上千万,如果不将那些碍事的“碉堡”炸 掉,我这钱不就白白打了水漂,这么多工人不就没了饭碗?

三是“赔钱论”。国防工程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设施,虽因投入了相应的人力、财力、物力而具有了一 定的“价值”表征,但它毕竟不是商品,是不能单用金钱来计算和衡量其身价的。可在有些地方和单位, 当国防工程遭破坏后,有关部门和人员不是用法律的武器去惩处肇事者而是简单地“按物作价”,一赔了 之。结果使一些随意破坏国防工程的人不仅逃脱了法律的制裁,甚至还滋生出了“不就是赔些钱嘛”的错 误认识,于是破坏起国防工程来,胆子变得更大,行为更加随意。对此,某警备区一位负责军事设施保护 工作的同志就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现在一些财大气粗或是精于算计的单位和人员,破坏起国防工程来根 本不加思索,你发现后去处理时,他会拿出早已算好的“理赔价”让你过目,大有签定“购买合同”的意 思,让人又可气又可笑。 由上可见,在我国安全形势趋于严峻,国防建设亟待加强的今天,破坏国防工程的违法现象之所以屡禁 不绝,的确与我们一些同志思想认识上的偏差有着极大关系。明于此点,我们的国防教育、国防法律知识 普及等工作,就应当从解决这样的具体问题做起。 (摘自博讯网)
(http://renminbao.com)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2/9/7818.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