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罪在獨裁:中國連商業新聞也必須花錢買
 
【人民報7日訊】中國《財經》月刊的一名女記者最近在一個新聞發佈會上作出了不尋常的行動:會議組織者給她紅包時,當着其它記者的面,她把紅包退了回去。

這名要求不要透露姓名的資深記者說,「在中國公開退回別人的東西相當難堪,但我也只能這麼做。」

英國《金融時報》網絡版6日說,中國記者一方面受到國家的嚴格控制,另一方面他們要想保持獨立還必須同幾乎已經成爲行業標準「有償新聞」作法鬥爭。

中國的記者會都以「車馬費」的名義給記者紅包。實際上,它們已經成爲公關行業酬謝與會記者和編輯和爲客戶寫稿的一部分。紅包也成爲記者收入的重要部分。中國平均每個紅包300元人民幣,一名精力充沛的記者一天參加三場記者會就可以得到900元,對於月平均工資3000元的記者來說相當不錯。

嚴格控制新聞自由的中國宣傳部門定期批評那些爲了金錢而寫稿的作法,說那種作法玷污了「社會主義新聞事業」。

在所有新聞都要接受政府定義的體制下,那些爲了推銷產品的公司只好提供刺激來吸引媒體注意。

《金融時報》說,一家中國公關機構和外國公司的標準合同可以顯示中國的「紅包」氾濫的何種地步。

「媒體促進協議」爲公司提供三十家報紙二萬字的媒體報導,包括新聞和特寫。公關公司答應,保證媒體發表報導,控制內容。反過來,公司要按照每個字2.5元的標準對30家報紙、每家400字的報導付費,對於4篇2000字的特寫要按照每個字8元的標準付費。總的費用是94,000元。此外,一分鐘的電視新聞被看作相當於6000字。

爲了保證那些記者都寫稿,每個參加會議的記者得到300元的車馬費;每個電視記者得到2000元。合同還包括支付報紙編輯的費用,以此保證報導的篇幅和位置。

一言堂的中國連商業新聞也要統一口徑,但由於經濟增長,強大的媒體報導對於公司越來越重要。全世界的公關公司只好經常利用各種或大或小的禮物來誘惑中國記者。 尤其是韓國,裝現金的紅包是推銷產品的常用工具。

有的西方公關公司曾試圖改變這種作法,最後只好也提供部分車馬費。

在中國必須花錢買商業新聞已「蔚然成風」,不知很多政治敏感新聞是否在紅包作用下才挖掘出來的,若是中國有言論自由,新聞紅包的開支自然就免了。
(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2/7/7700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