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亂世爛泥之中貪污受賄者振振有辭
 
【人民報18日訊】在珠海城監受賄案中,與其說珠海城監20多名工作人員集體違法違紀令人吃驚,不如說貪污受賄者的一席話更讓人震驚。一隊員宣稱:「領導敢拿一萬,我爲什麼不可以拿一萬五?「原珠海城監拱北大隊長江志強也振振有辭:「現在誰不這樣?到哪裏辦事不要錢,你們倒是說來聽聽!」

江大隊長的話之所以讓人震驚,只不過因爲他說得太過理直氣壯。其實江大隊長的言外之意不過是:因爲他(們)到別人那裏辦事要花錢,所以別人到他(們)這裏辦事,他(們)收錢就是應該的───他如果這樣說,倒是頗能引起一些貪官的共鳴。

相比之下,那名隊員敢與領導比貪,倒是表現得變本加厲。他們的表白,共同之處在於反映了相當一部分貪官「你貪我也貪,不貪白不貪」的心理。

本來是貪官的行爲敗壞了社會風氣,壞風氣反過來又助長了貪官的貪慾,但貪官們不這樣看,反而抱怨社會風氣不好造成他們犯罪,他們倒成了受害者。其實人人都在害人,人人都在被害。

當今社會就象一個大糞坑,哪個敢說沒被污染?哪個敢說沒去污染別人?

怨天尤人,是貪官的通病。《晉書概d隱之傳》載,距廣州20裏的石門有「貪泉」,相傳喝了「貪泉」之水便會生出貪慾。此地官員取飲於「貪泉」,所以貪名昭著。貪官因貪獲罪後,不從自身找原因,而歸咎於「貪泉」,以爲「貪泉」之水使然。今之貪官把犯罪的根源推到社會風氣上,也有異曲同工之處。

社會風氣對人的影響當然不可否認,但風氣能否影響人,改變人,最終還在於人自身。在同樣的社會風氣下,有人貪,有人不貪,就足見決定因素是人心,而不是風氣。

吳隱之任廣州刺使,同飲「貪泉」之水卻始終不改其廉潔的本性,「貪泉」致貪的說法不攻自破。

況且,任何時期都會有各種各樣的風氣,有壞風氣,也有好風氣。如果說壞風氣影響了你,使你身敗名裂,那麼你爲什麼不接受好風氣影響,廉潔自律?

風氣是人造成的,也要由人來改變。作爲官員,不僅應做到廉潔自律,潔身自好,還有責任倡導良好的政風民風,爲官一任,淨化一方。《南史極j諧之傳》載:南朝宋時,梁州範柏年謁見明帝,說到廣州的「貪泉」,明帝問柏年:「卿復有此水否?」柏年回答:「梁州惟有文川、武鄉、廉泉、讓水。」又問:「卿宅在何處?」曰:「臣所居廉、讓之間。」範柏年以營造一方淨土爲己任,絕「貪泉」,造「廉泉」,境界又高一籌。

貪官受懲,怨不得「貪泉」,怨只怨自己貪慾膨脹。(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2/18/827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