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大陆“献血”操作存在严重违法问题
 
【人民报讯】记者暗访卖血实录

  ●很多人把卖血当做“副业”

  ●病人与院方签订“如因输血感染传染病医院概不负责”的协议

  位于江苏六合县城北的红十字血站远近闻名。据当地人说:“在最鼎盛的时候,‘卖血’的人把血站挤得水泄不通。许多挂外地牌照的汽车把‘卖血’的人从苏北、安徽甚至河南那边拉过来。”今年8月1日江苏实行无偿献血后,这个血站从城北迁到了城南,可前来“卖血”的人照样络绎不绝。

  在血站上厕所都有人跟踪望风

  为探个究竟,11月上旬,记者来到这家血站暗访。不足30平方米的门厅内,有50多人等着“献血”。几个提着茶杯的男女,见有生人进来,神情颇为紧张,并一直盯着记者,连上厕所都有人跟着“望风”。

  其实,卖血的事情,在当地已是公开的秘密。在车站、街头,随时可以打探到血的“市场行情”。六合及苏北、皖东的一些农民,甚至把卖血当成了“副业”。据血站提供的数据,仅六合县就有2000人左右的职业卖血队伍。而一些不法分子充当“血头”,掌握当地的卖血队伍,利用临床用血紧张非法牟取暴利。记者几经周折见到了一个自称姓陈的“介绍人”,他开门见山地问:“你是要买血还是‘献血’?”“要买什么血型的血?”“需要买多少?”记者以“朋友手术需要大量用血”为名与其砍价,他说:“一瓶血(500毫升)800元。现在手头的人血型不对,如确定时间,你可以直接到采血现场,当场付钱拿血。”

  血站保护“献血者”的隐私

  11月19日,记者再次来到这个血站。当记者提出想看看一名“献血者”的身份证时,遭到了拒绝。血站工作人员解释说:“‘献血者’不愿意拿出来,我们也要保护他们的隐私。”尽管法律规定一次献血采集量不得超过400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但是,记者在暗访中发现,这个血站有明显的违规行为。

  血站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进血量少,用血量大,江苏的许多医院储血量不足,临床用血紧张。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卖血能在这个血站堂而皇之存在的原因。

  令人不安的是,江苏省已发现病人经输血感染丙肝的案例。在一些医院,病人在接受输血前都须和院方签订一份协议,承诺“如因输血感染传染病,医院概不负责”。

  我国《献血法》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血站不以盈利为目的。严禁血站对献血者超量、频繁采集血液。对非法采集血液或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等行为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可并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血站违反有关操作规程和制度采集血液,可依法给予责任人员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摘自博讯网)
(http://renminbao.com)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2/10/7859.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