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工程是大陸軍事上的一着敗棋(2)
 
2000年11月23日發表
 
【人民報23日訊】三峽大壩將成爲海峽兩岸較量的一隻重要的棋子。自1963年起,毛澤東便放棄了他在五十年代初提出的三峽大壩方案。從那時起到1976年去世,毛澤東曾多次拒絕了興建三峽工程的提議,除一次是以三峽工程的泥沙問題難以解決外,其餘均以戰爭和安全問題予以當面拒絕。

在興建葛洲壩大壩前,也就是在1969年10月,湖北省革命委員會主任張體學向毛澤東彙報,提請興建三峽工程。毛澤東說,現在要準備打仗,你腦殼上頂幾百億方水,怕不怕?這裏明顯地反映了毛澤東對三峽工程在戰爭中的安全問題的考慮,怕自鑄達摩克勒斯之劍,成爲敵方要挾的把柄。

衆所周知,長江中下游是大陸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經濟最爲發達。有人把中國大陸的經濟分佈比作是弓箭,沿海地區爲弓,沿長江爲箭。長江中下游一旦蒙受三峽大壩潰壩的災難,這弓箭就了有弓無箭,經濟體系必然癱瘓。

三峽工程位於中原的腹地,在國防整體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又十分敏感。「中原歷來是兵家常爭之地。在和平的條件下,中原亦是存兵之所。」楊浪先生根據英國倫敦戰略研究所的資料指出,在華中,華南和華東三大軍區,駐有陸軍十個集團軍,二個裝甲師,二十八個步兵師,三個空降師。這部分兵力佔大陸陸軍空降師的百分之百,集團軍的百分之四十五,步兵師的百分之三十八,裝甲師的百分之二十。這批部隊是戰略預備和戰略機動力量。

一旦建起三峽大壩,中國大陸的經濟重心與軍事戰略機動力量,就全都被置於了達摩克勒斯劍下。

在強調要上馬的那些所謂專家的三峽工程論證中,關於軍事安全問題的部分,沒有將其置於海峽兩岸的關係中進行討論。然而這恰恰是可能對三峽大壩造成最大軍事威脅的來源。無可置疑,海峽兩岸軍事對抗的可能性,不但存在,而且在相當一段時期內,將成爲兩岸軍方主要考慮的對象。

在這樣的情況下,不能不研究三峽工程在海峽兩岸可能出現的軍事對抗中起什麼樣作用。由於三峽工程大壩位於大陸腹地,臺灣方面處於主動。一旦兩岸發生軍事衝突,不管臺灣有沒有打擊三峽的打算,大陸方面則無時不要把三峽工程的安全放在心中,必須不斷地採取措施,保護三峽工程的安全。

因此,對於臺灣軍方來講,對手自鑄達摩克勒斯之劍懸在自己的頭上,何不「樂觀其成」?

轉自「北大新青年」原題爲:自鑄的達摩克勒斯(節選)


 
分享:
 
人氣:9,969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