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为于朦胧讨公道全球联署超13万 引发「阿拉伯之春」?
 
甄桂
【人民报消息】中国知名男星于朦胧凭借《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爆火,却在9月11日惊传坠楼身亡,终年37岁。尽管警方在短时间内迅速「排除刑事嫌疑」,其母亲也透过工作室澄清,但网路上频频出现疑似于朦胧生前被虐杀的过程,再加上官方频频禁止社群平台上关于于朦胧的讨论,让不少人怀疑他并非「意外坠楼身亡」这么简单,背后或牵扯中共高层亲戚等成员,引发国际社会关注。 9月20日,有网民在全球性非政府组织AVAAZ官网发起「为于朦胧讨公道」全球联署,截至9月29日已经超过13万人参与联署。这次事件背后似乎有双看不见的大手持续推动,不断爆料,不断引发外界关注,其背后原因是什么呢? 一、海外多家大媒体报导于朦胧坠楼案 英国媒体BBC新闻9月23日刊文《中国男星于朦胧坠楼案:官方通报后,民众为何继续质疑?》关注于朦胧同时,同时强调中国民众对于政府的信任程度在下降。 澳洲媒体13日刊文《大型剧集主演于朦胧去世,享年 37 岁》引用了中共官方观点:警察认为于朦胧的死没有任何犯罪行为。 瑞典媒体Aftonbladet于22日刊文《北京警方拘留三名女子,指控她们诬告演员于朦胧死亡》报道了于朦胧的死和中共警方的调查结果,关注了被警方带走的三名女子。 韩国媒体在14日刊文《中国演员于朦胧坠楼身亡;无犯罪迹象》也是借鉴了中共警方观点。 瑞士媒体14日刊文《明星从公寓坠楼身亡》,虽然引用了粉丝在X平台发文,也有关于怀疑死因的内容,但整体都是引用了中共警方观点。 新加坡媒体联合早报则在11日开始刊文11篇,连续报导于朦胧从坠楼到后续事态发展及中共政府采取的言论管控措施等详细信息。26日刊文《网民发起「为于朦胧讨公道」全球联署 六天破3万6000人参与》。 印度媒体Times of India在9月19日刊文《于朦胧之死引发谋杀传闻:母亲发表官方声明,「我经历了巨大的痛苦并且……」》。文章只是关注了于朦胧死亡有蹊跷,官方认定是意外,民间认为是谋杀。 印度媒体Indiatimes,19日刊文《从「小天使」任娇到于朦胧:离奇死亡事件震撼中国娱乐圈,引发业内权力谣言》文章把演员于朦胧的突然离世与乔任梁、任娇去世联系在一起,认为官方总是希望事件快点结束,而民众则对中共神秘的「暗中势力」操控年轻明星职业生涯和生活抱有猜测。 9月26日,印度另一家媒体The Economic Time刊文《中国演员乔任梁残缺的尸体、遭受的酷刑、与抑郁症的斗争以及与于朦胧死亡案的惊人相似之处;他是谁,他是怎么死的》指出大陆男明星于朦胧和乔任梁之死有共同点。可见有印度媒体已经认为于朦胧死因不是意外。 从媒体报道的角度看,澳大利亚、瑞典以及韩国的新闻大多直接采用了中共警方的官方说法,这反映出在这些国家的舆论场中,中共的官方信息仍然具有较强的公信力。 相比之下,英国的 BBC 已经表现出对中共政权的质疑,其报道重点并不在于男星于朦胧死亡的细节本身,而是借此事件揭示了中共社会内部普遍存在的疑问——政府是否有能力、也是否愿意向公众讲出真相。 印度和新加坡媒体对这一事件的关注度相对更高,对中共公信力质疑度也越高。 二、公信力下将降引发「阿拉伯之春」 15年前的「阿拉伯之春」事件,正是因政府失去公信力,导致中东多国政权一夜之间崩溃。 2010 年12月,突尼斯小贩穆罕默德·布瓦吉吉因屡遭官员骚扰与羞辱,在政府大楼前自焚。此举引发全国民众抗议,最终迫使执政23年的总统本·阿里于2011年1月逃往海外。突尼斯成为首个政权更迭的国家,点燃了「阿拉伯之春」。之后,这波反抗浪潮扩散至埃及、利比亚与也门,令这里的政权也一夜崩溃了。 突尼斯政权失去公信力究其原因,长期积累的经济与社会矛盾迟迟得不到解决,高企的失业率、腐败滋生以及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让民众对政府彻底失望;与此同时,制度化的政治压制剥夺了公民表达不满的空间,使社会怨气不断堆积。 15年后历史重演,参加中共 93阅兵的国家也出现了政权倒台或不稳的现象,中共或许有所察觉,预见情况不妙。 比较典型的就是9月8日尼泊尔爆发「Z世代」抗议,尼泊尔共产党政权倒台。 叙利亚、印尼、马来西亚、伊朗都出现了权力崩塌或大规模抗议活动,是不是这场浪潮也会席卷中国? 三、网曝中共内部有神秘力量稳步灭共 媒体人蒋罔正在近期视频中透露,据他所知,中共内部有一股神秘势力正有组织、有步骤地稳步推进灭共计划。 如果这一消息属实,那么最近的「清朗行动」无疑让人联想到突尼斯的「阿拉伯之春」。近年来,中共面临房地产危机、新质生产力推进受挫、青年失业率高达 37%、海外家族财富频频曝光(如澳洲「天龙女」巨额存款事件),几乎已具备了「阿拉伯之春」政权崩溃前的全部症状。唯一尚未完全收紧的——彻底堵死社会舆论与表达空间。 于朦胧坠楼案持续了半个多月热度不减,点击量超过200亿次。关于辛是蔡奇私生子的传闻甚嚣尘上,同时于所在天娱公司,涉嫌倒卖军火,洗钱,谋杀另一明星乔任梁等违法行为越挖越多。中共新浪等媒体将网友对宋伊人、程青松等人的负面评价保留下来。按以往中共平息社会事件规律分析,会推出此二人作为此案件的背锅侠。但公安部门什么也没做,持续让关于蔡奇的谣言在海外蔓延,持续让习近平为首的权贵家族成为于粉丝联想的对象,是否是在复制突尼斯的「阿拉伯之春」? (人民报首发)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9/28/92545.html
打印机版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2025年9月28日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