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致辭中少了「以我個人的名義」
 
梅淩霜
【人民報消息】最近幾天,上合峰會在天津召開,傳言中喪失權力的習近平再次密集霸屏官媒、軍媒,風光無比,也讓外界對習失權表示懷疑的觀察者們,又一次找到了習仍然大權在握的佐證。然而,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在筆者看來,自去年7月中共三中全會傳出習重病消息後,中共官媒、軍媒就一再出現種種異常情況,以昭示習的權力不在。在此期間,對習的宣傳也是忽高忽低,甚至因為外界的猜疑,中共為避免可能引起的動蕩,甚至重拾某些對習的效忠之語。 但從整體上看,對習的宣傳是降調和有所限制的,並且還時不時通過一些暗示來透露習的真實地位,比如不久前習前往西藏,習不僅沒有講話,還成為「團員」,就是典型例子。此外,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習在黨政軍中的親信,或是被抓被查被失蹤,或是權力被弱化。如果習真正大權在握,會出現這些情況嗎? 即便在貌似十分風光的上合峰會,習的權力地位如何,中共官媒其實也通過細節對外揭示。 8月31日晚,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舉行宴會,歡迎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的外國領導人,習發表致辭。值得註意的是,習在祝酒辭中已經不能代表「自己」祝辭了。 習近平的表述是:「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歡迎各位嘉賓來到天津做客。」而在2018年6月在青島舉行的上合峰會,習的祝酒辭是這樣說的:「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並以我個人的名義,對來華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會議的各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表示熱烈的歡迎!」 如果習大權在握,喜歡彰顯自己權威、看重「一尊」地位的習,會去掉「以我個人的名義」的說辭嗎?大概率不會,因為加上這句,才能突出習個人的權威,而去掉了顯然就是不同的意味。 還值得註意的是,不僅習致辭中少了「以我個人的名義」,而且習的祝酒辭的重要性也下降。2018年青島上合峰會時,習的祝酒辭被放在官媒、軍媒上的頭版,第二版才是習與他國領導人的會晤報導。但在今年的天津上合峰會,習的祝酒辭被刊登在第三版,頭版和第二版大多是習於他國領導人的會晤新聞。孰輕孰重,十分明顯。 此外,對於宴會的報導,尤其是文藝演出的報導,今年更加簡略。而青島峰會報導的更為詳細,為當權者臉上貼金。 還有一個奇怪的事情是,官媒報導蔡奇、王毅、陳敏爾、王小洪等出席了宴會活動,2018年出席的有丁薛祥、楊潔篪、王毅、趙克志、何立峰等。兩相對照,與何立峰對等的角色今年並未出席。如今是中共副總理的何立峰,當年還是國家發改委主任,而當下的發改委主任是鄭柵潔。曾任浙江省長且被視為習的親信的鄭柵潔,為何沒有出席呢? 上述細節無疑是習大權並不在握的小小體現,否則在中共官場,誰敢如此「輕視」黨魁呢?顯然官媒收到了上級的指示,高官們也知曉內情,只不過大家都還要演好自己的角色。對於早已習慣了多個面孔的中共高官們,演戲自然是很在行的了。 (人民報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