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 是中共精心策划的转移行动
 
【人民报消息】今年1月,随著美国最高法院对TikTok的封禁令生效,数以万计的TikTok用户纷纷转向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小红书(RedNote)。外媒调查指出,这一现象并非偶然,而是中共政府精心策划的行动,通过亲中网红和舆论战引导所谓的「TikTok难民」转移至小红书。评论指,各国应该意识到中共政府利用高科技数字极权手段,输出意识形态的危险性,彻底封锁这些中国应用程式。 TikTok禁令后的迅速转移潮 《外交学人》(The Diplomat)于周二(11日)报导,这场「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的事件,并非单纯的用户选择结果,而是中共政府精心安排的「转移运动」。这一运动引发了外界对数字隐私、网路影响力与安全等议题的关注。 2025年1月,美国最高法院维持了对TikTok的禁令,但在川普政府时期,该禁令被推迟并延长了75天。在这段混乱期间,部分影响力网红与网路名人开始宣传小红书为TikTok的最佳替代品。随著这些宣传的推动,小红书迅速吸引了数百万TikTok的原用户。 精心策划的数字转移运动 这一现象始于2025年1月13日,TikTok禁令生效前一星期。到了1月14日,全球范围内以「小红书」(RedNote)和「TikTok难民」(TikTokRefugee)为标签的社交媒体活动达到高峰。大量网红自称为「TikTok难民」,并在X等平台上大力推广小红书。 作为与TikTok相似的中国应用程式,小红书的崛起与中美两国正在进行的数字战争密切相关。小红书这一名称源自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尽管如此,宣传者仍将其作为TikTok的理想替代品,并利用虚假信息淡化该程式的资料安全问题。 亲中网红与机器人行为的推广 初期推广小红书的网红可分为两类:一是亲中网红,他们经常使用普通话短语如「你好」,并频繁宣扬中共政府的政策及技术;二是类似机器人行为的帐户,这些帐户短时间内大量发布相关内容并重复使用相同标签。这些行为被认为显示出推广小红书,符合中共政府的战略目标。 在X上,1月14日关于小红书的帖文达到显著高峰,超过1100条帖文中包含了「小红书」关键字。这些帖文大多来自以亲中立场闻名的网红帐号,如@CarlZha、@thinking_panda、@LQniupitang等。 在Instagram上,1月15日,「TikTokRefugee」标签的使用量急剧上升,超过830条帖文与该话题相关。这一趋势与X上的高峰相吻合,显示出数字影响力运动正积极推动小红书成为TikTok用户的下一个「避风港」。Facebook、微博和TikTok本身等其他社媒,也有类似的小红书推广活动。 中国留学生对该行动的质疑 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陆晨(化名)向自由亚洲电台表示,他在1月也注意到许多亲中网红带风向,并开始对这一现象产生怀疑。 陆晨说:「当时我也很奇怪,无论是在推特上,还是在Instagram上,到处都是『TikTokRefugee』的标签,把这个话题炒的很热;再后来看到很多亲共网红下场宣传,就开始有怀疑,这应该不是简单的用户选择,而是中共政府引导性的推动。」 小红书的隐私风险与安全隐忧 这些有目的的影响力运动直接导致1月13日至16日间,小红书在美国的下载量激增。随后,中共官方媒体开始出现文章,赞扬中美小红书用户之间的友好交流。 然而,这场「病毒式社交媒体运动」背后的现实却更令人担忧。尽管小红书被宣传为TikTok的安全替代品,但事实上它和TikTok一样,都存在安全和隐私漏洞。根据中国法律,所有中国公司无论在哪里运营,都必须配合政府进行情报收集。因此,这两款应用程式都需依法向中共政府提供用户数据。这意味著,那些为了隐私而选择小红书的用户,可能面临他们本应避免的风险。 陆晨批评欧美领导人对中国应用安全问题的忽视。 陆晨说:「我必须要批评欧美国家政府领导人,比如美国前总统拜登、即将下台的德国总理朔尔茨都有开了TikTok帐号,这种行为是会示范和鼓励普通民众使用中国电子鸦片,往小里说是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往大里说就是国家安全问题。」 评论:数字极权的全球威胁 法国独立电影导演、时事评论员王龙蒙向自由亚洲电台表示,在中共当局精心布局下,「TikTok用户」无异于「从一口井跳到另一口井」。 王龙蒙说:「TikTok和小红书同为中国控制的公司,随时会把用户资讯交给中共当局,中共当局手中类似的工具太多了,总有一款适合你。尤其是当中共看到TikTok可能在美国被禁后,马上启动她们的转移计划,透过巧妙宣传,让TikTok用户转移到小红书,这无异于从一口井跳到另一口井中。」 王龙蒙进一步警告,各国应该意识到中共政府利用高科技数字极权手段,输出意识形态的危险性,彻底封锁这些中国应用程式。 王龙蒙说:「中共当局早就在建立高科技数位极权模型,过去他们利用微信、TikTok等,进入欧美国家的机会,收集用户个资,甚至利用大数据分析,在政治选举中定向发送引导性讯息。这很明显是一种数位战争模型,就是要用独裁意识攻陷全球。民主国家必须意识到这种数位战争的危险性,并封锁任何中共政府控制的社群媒体。」 全球数字治理面临严峻挑战 《外交学人》报导认为,这一事件突显了「视角黑客」操控大众认知的危险,并通过扭曲事实与塑造符合地缘政治目标的叙事,创造虚假信息猖獗的环境。这些策略不仅仅是隐私或国家安全问题,更威胁到民主与自由的根本。各国必须正视这一挑战,采取果断行动,以保护数字治理的完整性、言论自由及公众信任。△(转自自由亚洲电台)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3/13/89422.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