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中国消费降级 外国品牌销售下滑
 
【人民报消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民众对外国品牌商品的消费需求出现减弱迹象。有国际财经媒体指出,多家跨国企业目前已对中国的商业需求发出警报。 英国《金融时报》8月11日报导,伦敦广告巨头WPP在财报中指出,过去三个月以来的中国销售额下降了近四分之一,该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前景表达悲观。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法国美妆品集团欧莱雅(L’Oreal)估计,今年上半年在中国的销售增长约下降了2%到3%。而大众旗下的保时捷(Porsche)表示,今年上半年在中国的销售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三分之一。 欧莱雅首席执行官叶鸿慕(Nicolas Hieronimus)表示,中国是全球唯一消费者信心仍然非常低迷的国家,就业市场不健康,许多中国人将他们的积蓄投资在房地产,但房产已大幅贬值。 《金融时报》提及,惠誉国际评级的分析师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国餐饮业的增长率首次降至8%以下(不包括疫情期间),这是自2010年以来的首次。惠誉分析师表示,中国公众可支配收入前景的不确定性,加上房价下跌导致家庭财富进一步缩水,令消费者将减少非必要支出或转向购买性价比更高的产品。这趋势不仅限于餐饮,还扩展到服装、化妆品和珠宝等非必需品领域。 此外,随著电动车在中国快速普及,《金融时报》​​根据上海咨询公司Automobility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外国品牌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销量占比为38%,低于2020年的64%。 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近年来将业务重心转向更昂贵的车型,今年上半年在中国的销量同比下降了9%。首席执行官凯莱尼乌斯(Ola Kallenius)表示,中国奢侈品市场正在降温,部分原因在于中国的房地产危机,目前仍不知道需要多久才能让消费者重拾信心。 中国消费者追求性价比 在中国消费降级部分,《经济学人》杂志指出,打出「4元柠檬水」的蜜雪冰城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相比之下,1杯奶茶的价格为15元。中国一些博客们认为,该饮品的高人气正反映低迷的消费情绪与日益节俭的消费心态,消费者迅速从高价商品转向廉价替代品。 此外,即将过期的化妆品商店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吸引广泛地关注,许多清仓店现在以不到半价的价格出售零食和口红。《经济学人》提及,在全球最大的免税区之一的海南省,化妆品支出领跌。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中国顾客在眼线和乳液上的支出减少40亿元人民币。 近期,多位中国经济学者呼吁当局发放消费券等以刺激经济,但相关建议并未被采纳。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党魁习近平强调,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经济政策的著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但他并未提出具体的措施。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8/13/84447.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